close

下載.jpg

蟋蟀,俗稱「黑龍仔」,是直翅目蟋蟀科下的昆蟲,體色從黑色到褐色都有,頭部有長觸角,後腿很有爆發力,善於跳躍

 

🐛 如何分辨雌雄

 

翅膀  雄蟲的翅膀有明顯的凹凸花紋,雌蟲的翅膀花紋是平直的

 

20100829013352-587786794.jpg

(左邊是雌性,右邊是雄性)

 

尾巴部位   雄蟲的尾巴有兩條;雌蟲有三條,其中一條是產卵管,成蟲羽化後的產卵管會越來越像針狀,長度可以佔體長的1/3

 

未命名.png

(雌蟲有三條尾巴)

 

🐛 蟋蟀叫聲  蟋蟀其實沒有聲帶,我們聽到蟋蟀能發出響亮的聲音,其實是牠用後腿磨擦震動自己的翅膀發出來的,而且只有雄蟋蟀可以發出聲音,母蟋蟀的翅膀比較平滑,不管怎麼震動和摩擦都發不出聲音Q_Q

 

發聲目的

► 求偶:為了吸引雌蟲與牠交配

► 攻擊:雄蟲互相攻擊打架時,優勝者會發出聲音

► 散熱:常常會聽到單獨雄蟲發出聲音,其實牠正在散熱啦

 

🐛 食性   雜食性,是直翅目昆蟲中食性最廣的,在野外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嫩葉、根部,是農業害蟲,不過不會像蝗蟲集體行動,對農作物的損傷不會太大

 

🐛 習性

► 雄蟋蟀的領域性非常強,只要有其它蟋蟀踏入領土範圍,好鬥的蟋蟀就會開始打架,打贏的一方會發出聲響,打輸的一方則逃之夭夭

► 平常是獨自行動,一個巢穴只有一隻蟋蟀,只有在發情期時,雄蟲才會招攬雌蟲一起同居

 

🐛 鬥蟋蟀  兩隻雄性蟋蟀互相打鬥的一項運動

 

歷史  古書記載這項運動可以追溯到唐朝,明朝鬥蟋蟀的風氣最盛,明宣宗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捕捉蟋蟀、養殖蟋蟀,到處都可以看到鬥蟋蟀的場地

《萬歷野獲編》載:「吳越浪子,有酷此戲,每賭勝負,輒數百金,至有破家者」

► 目前台灣還保有鬥蟋蟀文化的地區,大概只剩下台南市新化區

新化區公所的網站有「鬥蟋蟀」的介紹

 

常用品種  黃斑黑蟋蟀,台灣俗稱「黑龍仔」

 外觀選擇頭大身體小的個體,俗稱「虎頭老鼠尾」

 選擇牙齒比較厚的個體,因為打鬥時牙齒是重要的武器;不過蟋蟀平常牙齒不外露,可以拿「貓鬚」刺激牠,讓蟋蟀產生戰意讓牠露出牙齒

 

Gryllus_bimaculatus.jpg

(我是黃斑黑蟋蟀)

 

流程

⦿ 雙方拿出自己要上場的蟋蟀

⦿ 遛蟀:將蟋蟀放在雙手上,讓牠交互爬行,穩定蟋蟀的情緒

未命名.png

(遛蟀也是一項技術)

⦿ 用貓鬚逗弄蟋蟀,使牠產生戰意和鬥志,打開牙齒

n23a00_p_01_03.jpg 

(貓鬚稱為逗弄棒)

➝ 如果逗弄的不好,可能會使蟋蟀失去戰意

 

⦿ 經過一分鐘,雙方都沒有開牙,兩隻視為無戰意,雙方都淘汰

⦿ 如果某一方有開牙,沒開牙的一方繼續逗弄30秒,時間到還是沒開牙就淘汰

⦿ 雙方開牙後就直接進行到下一個流程

⦿ 誘使蟋蟀靠近而且面對閘門,彼此距離要在15公分內

壓克力.jpg

⦿ 開閘門

⦿ 如果30秒內,雙方沒有靠近觸角能觸碰的範圍,再次使用貓鬚逗弄蟋蟀,如果持續了三分鐘都還在僵局,這場視為和局,因為雙方無戰意都必須要淘汰;貓鬚逗弄後出現打鬥,開始觀察打鬥行為

⦿ 如果雙方一開始就打鬥,觀察打鬥行為 

⦿ 逃跑的一方是輸家,贏家會發出蟲鳴 ➝ 不需要鬥到你死我活,只要有一方逃跑就可以分出勝負

 

鬥蟋蟀的影片


🐛 灌蟋蟀  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讀者,對於這個名詞應該都不陌生吧!簡單說就是找到蟋蟀的地洞巢穴後,灌水將蟋蟀逼出來的小遊戲,或許聽起來有點殘忍,不過這可是五、六年級生的回憶呢!

 

品種  台灣大蟋蟀,台灣俗稱「肚猴」,因為台灣的蟋蟀品種,只有台灣大蟋蟀會挖地穴,居住在地穴中

 

752805748_m.jpg

(台灣大蟋蟀)

➝ 體色是暗褐色,翅膀是黑褐色,翅膀有凹凸紋路的是雄蟲

 

過程

⦿ 要找到蟋蟀洞,如果看到地面上有隆起的小土粒,撥開土粒後就可以看見蟋蟀的洞穴

201011180903506875.jpg

(台灣大蟋蟀的巢穴)

➝ 如果土粒太大可能是蚯蚓巢、太小可能是螞蟻巢

 

⦿ 將水灌進洞穴中

未命名.png

 

⦿ 如果看到蟋蟀跑出來,要快點用鏟子從洞口的後方插進去,防止蟋蟀又跑進洞裡;如果蟋蟀跑回去,牠們可能寧可淹死也不願意出來面對人類,這時候再怎麼灌也灌不岀東西來了

未命名1.png

(蟋蟀探出頭來)

 

未命名2.png

 

小知識  冬天和春天灌出來的蟋蟀是幼蟲,幼蟲的洞穴只有一個出入口;夏季或秋季灌出的蟋蟀是成蟲,成蟲會有二個以上的出入口,所以有時候不管怎麼灌水,就是等不到蟋蟀從洞口探出來,這是因為台灣大蟋蟀可能已經從另一個洞口爬出來了  成蟲的避敵術

 

arrow
arrow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