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是生物學分類中鴞形目的一種鳥類,又稱為鴞(ㄒㄧㄠ)、梟(ㄒㄧㄠ),全世界共有一百多種,廣泛的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世界各地,是一種猛禽,大多數為夜行性動物
眼睛跟人類一樣長在臉部前面、頭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盤狀、部份種類有長出耳羽,很像耳朵一樣 ➝ 種種特徵讓鴞形目的鳥類頭部跟貓相似,因此鴞形目的鳥類俗稱「貓頭鷹」
🐧 構造、特徵 除了猛禽的特徵,還演化出適合在夜間環境活動的結構,在夜間覓食除了要有銳利的夜視能力,還需要有敏銳的聽覺
顏盤(臉部構造) 臉部很像兩個拋物面形成的凹槽,像雷達一樣可以收集外界的聲音;頭部可以轉動270度,方便收集各方位的聲音;耳朵邊緣長一圈特殊的羽毛,像喇叭一樣可以增強接收到的聲音
(拋物面凹槽)
➝ 臉部構造讓貓頭鷹的聽覺變的很敏銳,方便在視線不良的夜間覓食
耳朵 貓頭鷹耳朵內的鼓膜面積大、是隆起的,可以增加接收聲音的面積;耳蝸跟其他鳥類比起來更長,聽覺神經元更多;大小不一或是高低位置不對稱的耳孔,可以形成三度空間聽覺 ➝ 聽覺敏銳
▶ 貓頭鷹對於頻率為3000-7000赫茲的聲波最敏感,剛好老鼠和其他囓齒類動物(獵物)的叫聲就在這個範圍內
角羽 角羽不是貓頭鷹的耳朵,是從眼睛上長出來的羽毛,除了像喇叭可以集中兩邊的聲音,有放大聲音的功能之外,還有偽裝的效果!
➝ 平時角羽是平貼在頭部,當受到驚嚇的時候,角羽會豎立,配合豎直的身體,讓貓頭鷹看起來像是斷掉的木頭,偽裝自己躲避天敵的攻擊
眼睛 貓頭鷹的瞳孔很大,可以幫助光線進入眼睛,視網膜有豐富的視桿細胞,但是很少視錐細胞,貓頭鷹對弱光會有比較好的敏感性,適合在夜間活動;貓頭鷹的眼睛長在頭部前面,可以看到的視線範圍約65-70度,兩側景物比較不容易看到,不過可以藉由頸部大幅度的擺動來彌補這個弱點
▶ 視網膜中有兩種細胞,視桿細胞對光線有很大的敏感性,負責分辨明暗;視錐細胞負責分辨顏色和物體的細節
羽毛 貓頭鷹全身的羽毛柔軟,有消音的效果,飛起來的時後迅速且安靜,搭配本身灰暗的羽毛顏色,在夜間根本很難察覺的到貓頭鷹
骨骼系統 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頸椎只有七節,貓頭鷹的頸椎不但多了好幾節,結構還很特殊,可以讓頭部旋轉的角度特別大,一般鳥類可以轉120度,貓頭鷹可以轉動到270度
➝ 大幅轉動頭部的角度,方便貓頭鷹增廣視野
--- 猛禽特徵
爪子 貓頭鷹的爪子強銳內彎,是捕殺獵物的利器;腳趾三前一後,但是第四趾可以前後轉動,呈現二前二後,方便緊握住獵物
鳥喙 因為雙眼在臉盤前方,堅硬強韌的鳥喙會向下彎曲,不會擋住視線和視野
🐧 食性 貓頭鷹的外表看起來雖然很萌,卻是一種猛禽,主要吃小型動物為生,包含昆蟲、青蛙、蜥蜴、蛇、小型鳥類和哺乳動物等
➝ 根據統計一隻田鼠會在一個夏天會糟蹋一公斤的糧食,一隻貓頭鷹在一個夏天會吃掉一千隻的田鼠,因此一隻貓頭鷹可以保護一公噸的糧食,貓頭鷹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益鳥
(食繭)
➝ 貓頭鷹喜歡直接吞下整隻獵物,腸胃道消化後一些無法吸收的骨頭、幾丁質、羽毛等殘渣,會混合成團狀吐出來,稱為食繭,科學家可以透過分析食繭來了解貓頭鷹的食性;中國古人錯誤的認為食繭是鴞類吞噬父母後吐出的骸骨,把貓頭鷹視為不肖之鳥
🐧 繁殖
貓頭鷹一般在3-5月繁殖,部分種類可能會比較早,一月就開始繁殖,幾乎所有貓頭鷹都不築巢,直接利用天然的樹洞、岩穴、其他鳥類的棄巢來孵蛋、養育雛鳥,體型大的鴞產下的卵少,體形比較小的種類產的卵通常比較多
孵蛋通常由雌鳥負責,雄鳥負責尋找食物和擔任警衛的工作,孵化期約一個月,當雛鳥破殼後雙方輪流哺育
(同一個巢內,產卵時間和孵化時間會有差異,雛鳥體形也會有差異)
➝ 貓頭鷹產下第一顆蛋後就會開始孵蛋,邊產卵邊孵蛋,雛鳥破殼也會有先後,可能哥哥已經長的又大又胖時,弟弟才剛睜開眼睛呢!
🐧 種類介紹
領角鴞
➝ 體色很像斑駁的樹皮,是絕佳的保護色;有一對很像耳朵的耳羽;最大特點是暗紅色虹膜,夜間可以看到一對紅紅的眼睛
都市猛禽 分布在低海拔森林中,生活環境跟人類最接近,如果在城市鄉鎮的夜晚聽到「嗚-嗚-嗚」的叫聲,通常就是領角鴞
隨著土地開發,許多生物的原棲息地都被破壞、縮小化,迫使許多生物不得不尋找新棲所,相對於許多猛禽,領角鴞比較可以適應都市叢林的環境,因為領角鴞對於食物的專一性不高,不會只吃那幾樣東西,可以隨著環境中的獵物改變捕捉的對象,在都市中也是有不少菜色可以選擇,例如老鼠、麻雀、鴿子、蜥蜴、昆蟲等
--- 食物問題解決了,那棲息和繁衍的地方呢?領角鴞可不是在你家旁邊的一個公園就可以生活的
領角鴞白天需要一個隱密的地方休息,不想被其他鳥類騷擾,有大面積濃密的樹林最適合,另外領角鴞不會築巢,都是利用天然樹洞作為養育下一代的地方,有大面積的茂密樹林和有樹洞的大樹,都市中真的很少見,除了在校園和少數歷史悠久的政府機構內,或許有比較濃密的老樹,可以勉強作為領角鴞棲息的地方之外,不然就是新建立的大型都會公園中比較隱密的區域
因為缺乏合適的營巢地點,領角鴞被迫將卵產在大王椰子葉柄基部凹陷處、抽油煙機通風孔、冷氣窗台、橋梁接縫等不適合的場所,導致常常有領角鴞的雛鳥落巢受傷甚至死亡的事件發生
➝ 領角鴞的幼鳥是猛禽中被人類撿到次數最多的一種,通常都是落巢或是因為誤撞建築物、擦撞交通工具、誤觸陷阱而受傷
領角鴞比較可以適應都市環境,但是會很艱辛,必須在夾縫中求生存,人類可以在都會中聽到貓頭鷹的叫聲,不覺得是件很風雅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努力建立友善的空間,好好對待都市中的嬌客
➝ 人工巢箱提供領角鴞一個新的築巢地選擇,至少可以避開危險的區域,像是椰子樹、冷氣窗台、抽油煙機等
(再看看一眼可愛的領角鴞)
觀念建立 在自然環境中,落巢對於幼鳥是一件很正常的現象,好像人類嬰兒學步會跌倒後在自己爬起來,其實幼鳥落巢後也會自行逐步跳回樹枝上,當我們看到落巢的幼鳥,不應該撿起來將牠帶離熟悉的環境,而是在附近觀察,保護牠免於受其他動物(野狗、野貓)或是交通工具的危害,給牠時間跳爬回巢內,或是等待親鳥的歸來,其實是比較正確的作法!
黃魚鴞 台灣最大型的貓頭鷹,雖然名字中有個「魚」,但是魚並不是牠最喜歡的食物,反而蝦蟹類才是牠的主菜,水棲和半水棲的小型哺乳類、爬蟲類、鳥類都是牠的食物來源,當食物匱乏的時候,黃魚鴞會冒險進入養魚場尋找食物,變成不少業者的眼中釘;不過逆向操作下,部份業者會利用黃魚鴞的魅力來吸引民眾,產業結合的產值來彌補養殖業者的損失
➝ 生活在溪邊的貓頭鷹,在台灣主要分布在雪霸國家公園的武陵地區,包含七家灣溪、有勝溪流域
--- 上面兩種貓頭鷹,台灣都有其蹤跡
雪鴞 因為全身幾乎為雪白色而得名,又稱為「雪貓頭鷹」、「白夜貓子」,全身雪白的羽毛在白雪皚皚的冬季是非常好的偽裝,溶雪季節時雪鴞還是會選擇有斑駁冰雪的地方棲息,可能是為了偽裝、驅蟲、降溫等
➝ 大型鴞類,雌性(體長大約66公分)體型明顯大於雄性(體長大約59公分),體色幾乎純白色,散有黑色的扇形斑點;沒有耳羽頭部看起來圓圓的,顏盤不是很明顯
(左雌右雄)
➝ 雄性雪鴞年紀越大,體色會越來越白,有些個體甚至會接近純白色;雌性雪鴞身上的斑點幾乎不會消失
➝ 眼尖的哈利波特迷是不是覺得很熟悉,電影中的「嘿美」就是雪鴞
分佈
(深色為冬季分佈;淺色為夏季分佈與繁殖地區)
➝ 在北極圈內的苔原地區繁殖,包含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北歐北部、俄羅斯等地方,是生活在最北邊的鴞類,當食物缺乏的季節可能往南遷移到歐洲、日本、朝鮮、土耳其等地區
習性
▶ 白天補獵,晚上休息 ➝ 日行性猛禽,跟大多數鴞類不一樣
▶ 獨居性鳥類,會有自己的領域範圍
▶ 主要吃極地的小型哺乳類,像是旅鼠、岩雷鳥、雪兔等
(捉到獵物的雪鴞)
➝ 雪鴞的族群數量隨著食物來源充不充足而波動,食物充足時一年可以繁殖一次,食物匱乏時甚至可以好幾年不繁殖
(可憐的獵物要變成盤中飧了)
倉鴞 分布最廣的貓頭鷹,除了極地、沙漠、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印尼島嶼、部份太平洋島嶼外,幾乎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可惜台灣沒有QQ
➝ 臉上的心型面盤是最大的特徵,這讓倉鴞變的很萌很可愛
➝ 來一張臉部的特寫,真的很像愛心,跟倉鴞的一夫一妻制不謀而合
(綠色區域是倉鴞分佈的地區)
--- 雖然貓頭鷹很可愛,不過是野生動物保護法規範的對象,所以不能捕捉飼養,如果在野外看到受傷的貓頭鷹或幼雛,請送往政府相關單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