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ufferfish.jpg

河魨(ㄊㄨㄣˊ)就是我們熟悉的河豚,英文為「puffer fish」,泛指魨形目中二齒魨科、三齒魨科、四齒魨科、箱魨科下的魚類,我們對河豚的既定印象就是有毒,誤吃了可能會致死,可是還是有很多饕客無法抵擋河豚的美味,不愧為中國長江三鮮「河魨、刀魚、鰣魚」之首,其實只要選材、處理、烹調得當,大家都可以安心食用美味的河豚

河豚種類很多,花紋、體型、體色相差也很大,主要生活在南北緯45度內的河水或是海水中,文章主要介紹河豚的共同習性或特徵,也會花時間科普一下河豚毒素

 

--- 文章敘述用河豚代替河魨,這樣看的比較習慣

 

🐟 防禦機制  河豚體型渾圓,主要靠胸鰭推進移動,不過游泳速度不快,為了避免被其他掠食者攻擊,演化出特別的自衛機制

 

膨脹  河豚肚子有膨脹囊,彈性很大,當受到威脅的時候,可以快速的將水或是空氣吸入胃中,短時間內可以膨脹好幾倍的大小,用來嚇唬掠食者

看看河豚膨脹的瞬間

 

RR-Pufferfish-Sept-2016.jpg

(生氣或驚嚇而膨脹的河豚)

➝ 膨脹自己除了有嚇唬功能,也可以幫助覓食,將吸入的水瞬間噴出來,藏在沙中的獵物(例如貝類)就會露出來

 

feature-annette-main-pic-A-programme-to-limit-the-numbers-of-pufferfish-invaders-has-had-little-success-770x495.jpg

➝ 二齒魨科(棘魨科)的刺河豚身上帶有刺,膨脹時身上的刺會豎起,這個外觀足以降低掠食者的胃口

 

毒素  目前認為可能是河豚長年吃入帶有毒素的獵物,濃度漸漸累積在身體內,加上身體內的微生物可以將吃下去的食物轉化成毒素,兩者機轉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不同種類的河豚毒性不同、有毒部位也不同、甚至毒性會隨著季節變化,大部份四齒魨科、箱魨科的河豚體內都含有河魨毒素、箱魨毒素,其中河魨毒素的研究最多,也最廣為人知

▶ 河魨毒素主要由河魨體內的假交替單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s)產生

▶ 一物剋一物,除了河豚自己對河魨毒素免疫,像虎鯊、狗母魚也對河魨毒素免疫,成為河豚的天敵

 

🐟 河魨毒素  tetrodotoxin,河魨毒素是一種神經劇毒,毒性大約為氰化物的1200倍,人類的河魨毒素口服半數致死量 LD50334 μg/kg,一隻河豚體內含的毒素,估計可以殺死三十個成人

▶ 河魨毒素除了存在於河豚體內,藍圈章魚、鸚哥魚、神仙魚、芋螺、某些種類的蠑螈、箭蟲、紐蟲、海星也有


未命名.png

化學毒素的結構)

 

制毒機轉  河魨毒素會和神經細胞中細胞膜上的鈉離子通道結合,阻斷神經細胞的電位傳導

中毒症狀  大多發生在進食有毒河豚後的三個小時內,通常10-30分鐘左右就會開始出現症狀,起初會出現唇舌發麻、手腳麻痺、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無力感等神經相關症狀,嚴重者會有複視、發不出聲音、瞳孔擴大、抽搐、血壓下降、肌肉鬆弛、甚至橫膈膜運動停止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超過五成

治療  沒有解毒劑可以中和毒素,主要是支持治療,嘔吐者補充水分或是電解質、患者出現肌肉無力或是呼吸困難時,準備插管維持人工呼吸,持續維持患者的呼吸或心跳,直到可以恢復自主呼吸為止,支持治療都是跟死神借時間,希望患者能快速代謝掉毒素

如何預防

▶ 加熱無效,河魨毒素具有耐熱性,在100℃下加熱半小時只能破壞2%左右

▶ 避免吃來路不明的河豚,不同種類的河豚毒性差異很大,通常河豚的肝臟、卵巢毒性最強,皮膚和內臟次之,河豚肉幾乎沒有什麼毒性,但是處理或是烹調不當的話,內臟的毒素也會汙染到魚肉,選擇有專業廚師料理的河豚非常重要,最好要有專業的相關執照

專業規定  1958年日本政府規定,只有通過考試、擁有執照的專業技師,才能處理、售賣、烹煮河豚

考生必須要先受訓(從師)三年,在大師傅底下當門徒,觀察學習大師傅處理河豚的手藝,鑑定考試通常在日本夏天舉行,考試非常嚴格,首先筆試審核考生對河豚的了解和有毒部位、衛生處理程序,接下來進行一連串的實際操作,考生要辨識出河豚種類或名稱,最後進行操刀,限定十分鐘內要處理好一條河豚,分出有毒和無毒的部位,考官對速度很講究,因為超過十分鐘的處理會影響河豚的新鮮程度

考試通過的機率只有三成,有執照的師傅處理的河豚,食客才會吃的安心

河魨處理過程

切除河豚嘴巴 ➝ 切除魚鰭 ➝ 剝皮 ➝ 處理有毒的內臟和生殖器官,這些會送到專門的處理中心燒毀  剝皮去毒的河豚以攝氏-40度急凍保持新鮮

處理河豚的過程

 

🐟 特殊求偶方式    白斑河豚建構海底麥田圈

 

下載.jpg

(白斑河豚構出的形狀大同小異,但是凹巢和紋理會有些微的差距)

堪稱海底麥田圈的圖案,是白斑河豚為了求偶創造出來的,大小才十多公分的雄性河豚,在海床製造出直徑約1.8公尺左右的圓形輻射圖案,雌河豚不僅會被圖案的美而吸引過來,輻射凹槽也是受精卵和幼魚對抗海流的重要天然屏障,雌河豚會精心挑選雄河豚製造的愛巢,看看是否堅固,可以讓後代有更多的生存機率

雄河豚會花上大約一週的時間蓋愛巢,主要用胸鰭不斷拍打泥沙建構出雛形,再慢慢的雕琢細工,甚至會叼起貝殼打碎後裝飾在周圍,圖案中的凹槽越多,受到雌魚青睞的機率越大,更有機會交配,不過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交配就完成了

 

🐟 食性  別看河豚長的可愛,牠可是兇猛的食肉動物,食性很雜,魚、青蛙、蝦蟹、昆蟲、水生植物都吃,而且咬合力驚人,一排牙齒就好像鋒利的刀片一樣,獵物被咬一口就可能分屍,帶殼的小型蝦蟹都可以被河豚完食,連易開罐都能一口咬碎!

 

未命名.png

(河豚的牙齒)

網友測試河豚可以吃下怎樣的獵物(讀者不要學,對河豚或餌食都不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河魨毒素
    全站熱搜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