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青鳥症候群   blue bird syndrome    對於現狀不滿意,追求未來茫然幸福的現象

 

DkWeo6GXmnRCDU5lcz7gQptDhCdTDH1-M94QzTPeEM0.jpg

➝ 「青鳥」的來源是梅特林克的著名童話,童話內容描寫一對兄妹為了醫治夢境中生病仙女的女兒,踏上旅程尋找青鳥,途中經過不少的困難和奇蹟,最終青鳥還是找尋不到,從夢中醒來的兄妹,發現青鳥就在家裡的鳥籠中

這則童話故事告訴我們,青鳥代表幸福、夢代表模糊不清的現實、夢醒隱含著恍然大悟的意思,寓意為幸福不是在遠處,而是在我們的身邊

 

職場例子 

 上班族不滿於現狀,認為自己不應該侷限在辦公室這個小小的空間,應該有更大的舞台可以讓自己發揮,時時抱持的離職的念頭,對於現實有很多負面的想法,嚮往理想的狀況

通常在年幼時期被父母過度保護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青鳥症候群,因為在保護傘下成長,一路求學順遂,無法承擔一點點的挫折,進入職場後很容易對業務雞蛋裡挑骨頭,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找不到對工作的熱情,工作一個換一個

 

💬 彼得潘症候群    Peter pan syndrome   ➝ 無法認知自己已經是大人,想要繼續依賴他人,想逃離現實的心理

 通常發生在男生身上,患有彼得潘症候群的人會有「否定」和「退化」的防禦機制行為

- 否定(denial):不願意認清楚現實

- 退化(regression):遇到壓力時,行為會變的跟小孩子一樣幼稚

 

peter-pan-9.jpg

➝ 彼得潘是英國童話的主角,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夢幻島中,可以永遠是小孩子,不用變成大人

 

症狀   往小孩子的特質去想像就略知一二了

 不負責任:無法承擔成人社會的責任,工作沒有責任感,感情上也無法給承諾

▶ 自信心不足:害怕失敗,常常會找藉口逃避現實

▶ 依賴感重:希望隨時有人可以撐腰,滿足你的任何需求,就像小時候父母是你的靠山一樣

▶ 難以承受挫折,無法接受批評和阻礙

▶ 理想很高,可是缺乏能力去實現

▶ 打扮年輕不符合現在的年紀

 

生活例子

 日本部分的年輕人成年後,找不到工作、無法獨立生活,繼續待在家中給父母養,形成啃老族

 大學學業持續延畢,讀到大五、大六甚至大七,甚至非求學因素報考研究所,只是想晚點進入到社會

 不少流行歌曲的歌詞都有彼得潘症候群的成份存在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願永遠都笨又傻』 ➝ SHE 的歌「不想長大」,告訴我們成人的世界不一定美好,最快樂單純的時光就是小時候

『是否成人的世界背後總有殘缺』 ➝ 孫燕姿的「天黑黑」這段副歌,也是懷疑長大後不再美好不再單純了

 

分辨  傑斗族(kidult是「kid」和「adult」的組合字,指成年人仍然熱衷於年輕人的文化,中文上把這類的人稱為「老頑童」,傑斗族會透過兒時玩具或是遊戲來紓解壓力,保有天真浪漫的童心 ➝ 童心未泯

傑斗族是心境不願意長大,跟心境無法長大的潘彼得症候群的人有些微的不同!

 

💬 空巢症候群    empty nest syndrome      當子女上大學、求職、結婚後,父母感到失落和鬱鬱寡歡的現象

▶ 容易發生在中年婦女身上,經常在閉經期前後發生,又稱為「閉經期症候群」

 

下載.jpg

➝ 當親鳥孵蛋一段時間,雛鳥破殼後,親鳥必須再哺育幼鳥一段時間,等到羽毛長齊、學會生活技能後,大部分離巢後的幼鳥就不會再回巢了,這就是「空巢症候群」的由來


空巢症候群不是疾病,但是症狀持續的話,嚴重者會變成憂鬱症,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了西元2020時,因為空巢症候群引起的憂鬱症病例,可能是世界第二高的疾病,而且是全世界都會發生的

 

危險因子

▶ 小家庭、核心家庭:因為家中只有獨生子或是獨生女,養育過程中會特別細心呵護,孩子跟父母的親密感比較緊,一但孩子離開了家庭,家裡只剩下父母,更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

通常媽媽會比較嚴重,因為從懷孕、哺乳到養育孩子,母親付出的心力幾乎比父親多

 亞洲社會:亞洲家庭特別注重親子關係,孩子成年後和父母同住的比例不低,彼此的親密感會比較重

▶ 婚姻生活不美滿,會把更多心思放在小孩而非另一半的身上

▶ 隔代教養:必須要面臨兩次空巢症候群,一次是孩子的一次是孫子的

 

如何克服?

empty-nest.jpg

 

▶ 心態調整:父母必須對子女的獨立感到開心,因為他們長大了,可以自己生活和處理事情了

▶ 規劃時間:空出來的時間,可以去完成以前因為要帶小孩而不能作的事情,例如環遊世界、參加志工、培養休閒娛樂、養成運動習慣等…

 子女定期和父母保持聯繫,給予父母心靈上的支持,變成一種心靈寄託 ➝ 在台灣,台北高雄幾乎是一日生活圈;在國外,一通電話或視訊,讓彼此都沒有距離

 

💬 毛毯症候群   blanket syndrome ➝  對於某些物品有依戀感,如果不在身邊就會感到不安的現象

 

5e49099589d65146eddbf6c6d34d088a.jpg

➝ 愛看史努比的你,對於卡通中的奈勒斯一定有印象,常常拖著一條大毛毯並吸吮著手指,如果毛毯不在身邊就會感到不安,這就是「毛毯症候群」

 

其實很多小朋友都會經歷過毛毯症候群,當小朋友要離開媽媽時,失去依賴和愛慕的對象時會有不安的感覺,這時候透過毛毯或是布偶等溫暖的物品,可以讓心理獲得安全感

這些物品被稱為「慰藉物」「過渡物」,可以是毯子、娃娃、棉被、衣服、奶嘴等東西,用來提供心理上的慰藉,長大之後依戀程度自然會降低,通常大部分的兒童在三歲過後,對於物品的依戀會自然消失,但是少數兒童會持續下去,甚至有些會延續到成人時期

 

例子(小編自身經歷)   小時後有一條陪著我睡覺的小被被,每天晚上要聞著被被的味道才睡的著,如果被父母偷偷拿去洗還會生氣,因為被被的味道消失了,味道不濃厚的那幾天還會睡不好

注意  一但孩子擔心自己的「慰藉物」會被搶走或消失,拒絕上學的情況,絕對不能趁孩子不在家時偷偷把它丟掉,或是一昧的責備,這些行為會讓孩子感受到極大的壓力,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焦慮 ➝ 要常常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會陪伴他們,將對慰藉物的重心轉移

 

💬 加西亞效應  又叫做「味覺厭惡」 ➝ 吃到特定食物而有嘔吐、腹痛等不愉快的經驗時,之後會避免吃到特定食物的現象

 人類或是動物接觸到新的未知食物時,造成的影響是最大的

 

aa64034f78f0f736ace2905e0155b319ebc41354.jpg

➝ 是古典制約中的一種現象,透過反覆學習(吃了會嘔吐是腹痛的食物)而產生特定的反應(對特定食物產生厭惡感)

 

實驗一   西元1955年,美國心理學家加西亞對老鼠作的一項實驗,讓老鼠喝下含有糖精的糖水,再用輻射線照射老鼠使其嘔吐,反覆實驗後老鼠就不會再喝糖水了,雖然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嘔吐,但是老鼠卻認為是喝了糖水的緣故才會引起嘔吐

實驗二   在飽受狼群襲擊的牧場四周放了毒羊肉漢堡,狼群吞食這些漢堡後會有強烈的嘔吐反應,之後這些狼會對羊肉產生厭惡,遠離了羊群和牧場

例子

 小編小時後參加喜酒,辦桌上有一個賣相不錯的包子,咬一口後發現裡面包的是軟爛的肥豬肉,噁心的口感讓小編馬上吐了出來,從此覺得豬肉很噁心,到現在還是不喜歡也不敢吃豬肉

 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會覺得食物很噁心,因為化療往往都是在進食後進行,化療藥物本身的致吐作用搭配上食物,讓患者覺得是食物造成化療的噁心感

arrow
arrow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