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鮣(一ㄣˋ)魚  

Cgqg2lf-3BOAPapIAABFYMMwbQ0706.jpg

有一種魚好像被鞋子狠狠踩了一腳,在頭上留下鞋底的印記,其實這是牠們與生俱來的構造、賴以為生的工具,這種魚稱為鮣魚,身體像圓筒狀,本身不擅長游泳,可是又是肉食性魚類,那要如何掠食呢?

就是靠著「鞋印」,鮣魚的第一背鰭特化成橢圓扁平的吸盤,吸盤長在鮣魚的頭部和體前端背側,上面有二、三十條的橫皺,當吸盤貼在物體表面時,橫皺會豎起來擠出吸盤內的空氣和水,變成真空狀,可以牢固的吸附在物體表面上,通常鮣魚會吸附在大魚、鯨魚、鯊魚、海龜、船底上,靠吃著寄生者的食物碎屑和船上丟下來的廚餘維生

 

下載.jpg

(鮣魚的吸盤)

➝ 鮣魚的吸盤吸腹在鯨鯊身上後,短時間內會留下印盤的痕跡,這也是「鮣」魚名稱的由來

看看鮣魚的吸力吧!

 

共生

鮣魚和宿主是典型的片利共生,因為宿主完全沒有好處,反而要消耗體力「承載」鮣魚,而鮣魚可以吃宿主吃剩的食物,從中得到好處;宿主無法擺脫鮣魚,只能等待鮣魚自行離開

images.jpg 

(一條條鮣魚寄生在鯊魚身上)

 

🐟 黃鱔  

分布在東亞、東南亞的溫暖淡水水域,適應能力很強,在河川、湖泊、溝渠、稻田、池塘、沼澤都可以生存

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來覓食,主要吃小魚和甲殼類,本身鰓已經退化,靠著口腔和喉腔的內壁表皮作為輔助的呼吸器官,表皮細胞上布滿了毛細血管,可以直接呼吸空氣,就算環境中含氧量很低,黃鱔也可以生存,即使離開水域一段時間,皮膚只要保持濕潤,短時間也不會死亡

➝ 口腔內壁的表皮細胞,已經取代鰓成為主要的呼吸器官了

 

Monopterus_albus_1.jpg

➝ 黃鱔體型細長,可以有100公分這麼長、沒有鱗片、體表會分泌黏液,摸起來滑溜溜的

 

9f2f070828381f306fd33141a2014c086f06f014.jpg

(短暫離開水的黃鱔還可以活一陣子)
 

性逆轉  這是黃鱔最奇怪的地方,從雌性轉變成雄性的特殊生理現象,不是單一個體的變異,而是整個種族的發育規律;黃鱔從胚胎時期到初次性成熟時都是雌性,產卵後卵巢慢慢改變成精巢轉變成雄性,原本可以產卵的黃鱔,往後的日子只能產下精子

➝ 黃鱔一生中經過雌雄兩個階段,從卵孵化出來的幼鱔為雌鱔,第一年產完卵後隔年漸漸轉變為雄鱔,跟下一代雌鱔交配繁殖,黃鱔會當過一次媽媽和多次的爸爸,而黃鱔的婚姻關係一定是老夫少妻

 

❏  有什麼方法可以從外表判斷雄雌嗎?

除了解剖之外,可以簡單從體長判斷,一般體長小於35公分的黃鱔都是雌性,介於36-48公分的黃鱔,雌雄數量幾乎相等,長到53公分以上的黃鱔大多為雄性

 

🐟 射水魚  指射水魚科下的魚類,這類魚可以從水面下射出水柱,擊落停在植物上面的昆蟲,然後將落水的昆蟲吃掉

射水魚可以修正水和空氣間的光線折射角度,也可以修正重力導致的水柱拋物線扭曲,射程最遠可以達到4-5公尺,可靠射程約1-2公尺,在這個距離內幾乎是百發百中

 

121001b1.jpg

➝ 射水魚身體側扁、嘴巴大、下頷突出,魚體顏色艷麗,是觀賞魚類的上品,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澳洲北部

 

射水構造

射水魚嘴巴構造很特別,上顎有兩個很深的小溝,當舌頭緊緊貼住上顎時,深溝變成了槍管;準備要射水時,鰓蓋猛烈的一壓,含在口裡的水會通過小溝從口中噴射出去,射水魚還可以利用舌尖動作,控制水流的變化,當舌尖向下時,一股水流射出就好像「連發」;當舌尖一抬一落,會射出一束束的水珠,就好像「點射」

 

202820-400x600-1.jpeg

(點射中的射水魚)

 

archer398-420.jpg

(連發中的射水魚)

 

🐟  鋸鰩(一ㄠˊ)  

顧名思義這種魚一定有類似鋸子的構造,沒錯!鋸鰩科的魚吻部延長成一個扁平的板,兩側有齒狀突起,看起來就好像一把鋸子一樣,吻鋸占魚體長度的1/3,是用來攝食的工具,用吻鋸掘海底,尋找藏在泥沙底部的小生物,也會突然衝進魚群,橫向揮擊吻鋸,對魚群造成嚴重的傷害...

鋸鰩是卵胎生魚類,小鋸鰩會在母體內生長發育,這時期吻鋸被薄膜包覆著,出生後才會脫落,因此不會傷害到媽媽的胎盤和身體

 

d35d954646474775656901f30a541465.jpg

➝ 因為低出生率、棲息地少、人類漁業活動威脅,鋸鰩面臨生存危機,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為「極危」等級

arrow
arrow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