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68483831-triet-tan-goc-benh-dai-trang--1-.jpg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又稱為「過敏性腸道症候群」,是大腸蠕動或是分泌異常引起的腸道疾病總稱;罹患腸躁症的男女比例大約14,女性居多,大部份是年輕、中年人,兒童也可能發生(較少),男性以腹瀉型腸躁症居多,女性以便秘型腸躁症居多

 

🚽 症狀     腸躁症雖然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胃腸功能障礙,但是不會有體重減輕和發生併發症(黑便、血便、腸道感染),腸躁症的常見症狀有…

▶ 腹瀉:非常緊急的排便,進食後腹瀉情形會更嚴重

▶ 便秘

▶ 有時腹瀉、有時便秘

▶ 脹氣

▶ 糞便中帶有黏液

▶ 腹痛或是絞痛:排便或是放屁後就會緩解

▶ 其他:噁心、胸痛、消化不良等…

 

🚽 病因或制病機轉

目前沒有很明確的病因,推測可能和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腸胃蠕動性和滲透性改變,或是跟蠕動功能喪失、基因影響、腸道發炎、腸道感染相關,另外對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或是對麵粉具有敏感性的人,也可能是其中的病因

研究顯示腸胃道內佈滿血清素,當腸道內的血清素數值增加或是減少,都會直接影響腸道運動功能,使腸道蠕動變快或減慢,血清素也會增加腸道痛覺受器的敏感性,造成腹痛症狀 ➝ 腸道血清素增加造成腹瀉、腸道血清素減少造成便秘

 

🚽 診斷準則  大腸激躁症不容易診斷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具體的病灶來解釋,也無法用明確的病理生理學說明;雖然患者腸道有明顯的功能異常,不過缺乏適當的診斷工具和相關檢查,臨床上只能由患者的主觀感受、描述的症狀,來判斷是否為大腸激躁症

 

Rome II Criteria    經常使用的一套診斷標準

 

📍 過去12個月,至少有12週(不需要連續)發生腹痛或是腸胃不適,而且至少包含下面兩種特徵

▶ 腹部不適,不過排便後會緩解 

▶ 排便頻率改變 

▶ 糞便形態改變 

 

📍 有症狀的日子或是場合中,至少有1/4的時間發生以下一種(或以上)的症狀,而且可以用來區分不同類型的腸躁症,這些症狀不是診斷的必需條件,但是出現越多,對大腸激躁症的診斷就越有說服力

▶ 異常的排便頻率:一天>3次或是一週<3次 

▶ 異常的糞便型態:硬塊、稀軟便、水便等

▶ 異常的排便型態:需要用力解便、解便非常急迫、排便後還是有解不乾淨的感覺 

▶ 排出黏液 

▶ 脹氣、腹脹

 

📍 如果患者出現「血便、肛門排血、體重減輕持續腹瀉最近才出現且持續腹脹/貧血/發燒」等現象,可能是腸胃結構疾病的警訊,需要進一步檢查

 

🚽 治療準則

大腸激躁症不會立即影響生命危險,治療目的是減輕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可以先從非藥物治療著手,例如規律的運動、改變飲食習慣、調適壓力、改變生活習慣來減輕症狀,如果沒有明顯效果,再使用藥物緩解症狀

 

非藥物治療

規律運動

調適壓力

改變飲食習慣

避免的食物

▶ 刺激腸胃的食物:過甜、過辣、過油、過鹹、濃茶、可樂、咖啡等

▶ 容易產氣的食物:豆類(包含豆漿)、地瓜、堅果、洋蔥、花椰菜、碳酸飲料等,嚼口香糖也會吞下空氣造成脹氣,最好避免

▶ 牛奶或是乳製品

▶ 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糯米製品

▶ 腹瀉為主的患者避免攝取過量山梨醇,會增加腸道滲透壓,有輕瀉的效果,山梨醇常常添加在無糖口香糖、糖果、甜點中當人工甘味劑熟香蕉蘋果皮中含有不少量的山梨醇,要注意攝取量

適量攝取的食物  纖維,如果攝取過多會促進腸道蠕動

避免吃太多、避免狼吞虎嚥

▶ 少量多餐

「低FODMAP」飲食  FODMAPs 是好幾個單字的縮寫 ➝ Fermentable(可發酵的)、Oligosaccharides(寡醣)、Disaccharides(雙醣)、Monosaccharides(單醣)、Polyols(多元醇)

人體內缺乏消化寡糖的酵素,容易腹脹的人盡量減少攝取高寡醣食物:麵包、麵條、洋蔥、大蒜、蘆筍、桃子、蘋果、西瓜、堅果等

避免藥物

▶ 造成便秘的藥物:嗎啡、TCAcodeine5-HT3 antagonistverapamildiltiazem、抗乙醯膽鹼劑、碳酸「鈣」等…

▶ 造成腹瀉的藥物:cisapride、含「鎂」制酸劑、番瀉葉酒精、咖啡因等…

 

藥物治療(症狀治療)   排便型態可以將腸躁症分成四種類型:便秘型(IBS-C,女性居多)、腹瀉型(IBS-D)、混和型(IBS-M,一陣子便秘,一陣子腹瀉,沒有一定的規律)、其他型(IBS-U),根據不同的類型選擇對應的藥物來緩解症狀

 

纖維補充劑、瀉劑  改善便祕

纖維補充劑  psyllium(車前子)、methylcellulose等,可以改善IBS-C,建議先少量補充,再漸漸增加纖維素的攝取量

滲透性瀉劑

刺激性瀉劑  短暫使用在比較嚴重的便秘

便秘藥物整理

注意事項  如果已經便秘很多天或是長期便秘的病人,建議先使用浣腸將堆積在腸道的糞石排出,避免服用藥物後刺激腸道,想要將糞便推出來卻卡死在腸道中,會加重腹痛的症狀

 

抗腸痙攣藥物  舒緩腸道的平滑肌,緩解腹部不適的感覺

藥物  pinaveriummebeverinedicyclominehyoscyamine

▶ 副作用:口乾、尿滯留、視覺模糊等,攝護腺肥大的病人謹慎使用,對於青光眼、潰瘍性結腸炎、尿道阻塞、重症肌無力的病人是使用禁忌

 

止瀉劑   對於腹瀉型腸躁症的病患loperamide 可以常規或是需要時使用

▶ 用法用量(成人):先服藥 4 mg(二顆),如果排便還是不成型,再服藥2 mg(一顆),最大劑量為 16 mg/day,使用總天數不可以>2

▶ 禁忌:<2歲的孩童、急性潰瘍性結腸炎、細菌性腸炎、服用抗生素造成的腹瀉

▶ 副作用:便秘、腹痛

 

血清素作用劑       serotonin antagonistserotonin agonist

▶ 5-HT35-HT4 受器廣泛分布在腸道,影響腸胃道的蠕動、感覺、分泌;血清素濃度減少時會傾向便秘,血清素濃度高時會傾向腹瀉,因此 5-HT4 agonist 會增加病人腸胃道的蠕動,5-HT3 antagonist 作用則相反                           

 

5-HT3 antagonist  alosetroncilansetronondansetronramosetron 等…

alosetron  lotronex 0.5 mg/tab,曾經因為副作用在美國下市,後來因為臨床效益證據又再度上市,但是使用上有嚴格的限制

未命名.png

▶ 適應症:「女性」腹瀉型大腸激躁症,使用在傳統治療無效、症狀嚴重的女性患者,而且症狀持續六個月以上

▶ 禁忌:嚴重或是慢性便秘、腸阻塞、缺血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

▶ 副作用:便秘、腹部不適、缺血性結腸炎

▶ 用法用量:起始劑量0.5 mg,一天兩次,必要時可以將劑量增加到1 mg,一天兩次

 

5-HT4 agonist

tegaserod  zelmec 6 mg/tab治療便秘型大腸激躁症的藥物,長期使用可能會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中風、心絞痛)的發生率,衛生署於2007年廢止其藥品許可證

未命名.png

 

三環抗憂鬱劑    長久處於壓力、恐懼、憂鬱情緒的人,容易造成腸胃習慣改變、腹痛,可以選擇三環抗憂鬱劑(TCA)當作腹瀉型腸躁症的輔助療法;臨床上三環抗憂鬱劑也可以改善神經性腹痛

藥物  amitriptylineimipraminetonfranil 25 mg)、nortriptylinedesipraminedesipramine 

▶ 副作用:口乾、便秘、尿滯留、視覺模糊、暈眩、嗜睡、心毒性等,老年人的副作用會比較明顯

▶ 禁忌:過去14天內有使用MAOI(停藥14天後才可以服用三環抗憂鬱劑)、處於急性心肌梗塞恢復期的病人

 

其他療法  草藥、益生菌、針灸、酵素等方式,雖然沒有臨床上的直接證據,但是仍然可以輔助治療,死馬當活馬醫咩!
 

 

🚽 腸躁症真相

 

🔎 神經失調是腸躁症重要原因之一

人的腸胃對直接傷害(用刀切割、重擊)其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腸道肌肉夾層裡的感覺受器對食物通過後膨脹、腸道肌肉攣縮的感覺卻很靈敏;腸躁症病患對這些正常感覺過度敏感,引發腹痛或脹氣的感覺,過度敏感往往是因為神經失調引起的

▶ 改善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藥物、有氧運動、瑜伽、腹式呼吸、氣功、靜坐、催眠等,都有可能改善腸躁症的症狀

 

🔎 每個人腸躁症的症狀都不太一樣

腸躁症無法以任何醫學檢查來確認,醫師只能從病人描述的症狀來判斷;腸躁症原本有一套診斷準則,但是標準越來越寬鬆,因為每個人表現的症狀都不太一樣

➝ 只要是慢性症狀、反覆腹痛與不適,加上排便習慣改變,又找不到其它腸道器官損傷,臨床上就會當做是腸躁症

 

🔎 腸躁症沒有特效藥 

藥物只能緩解症狀

 

🔎 腸躁症可能會長期存在,甚至終身跟著你

腸躁症通常跟體質、長期壓力相關,一旦出現腸躁症,這些症狀可能會長期出現,就算用藥物壓住症狀,也可能會從另一個地方跑出來;病人應該學習改善體質、減輕症狀的方法,也要習慣跟腸躁症相處,學習不要太在意症狀,腸躁症的負面影響就會越來越小囉!

 

🔎 不用過度擔心腸躁症!

腸躁症症狀不會劇烈起伏、不會自己突然惡化成嚴重癌症或腫瘤、變成致命疾病或重大傷害的機率幾乎等於零、腸躁症患者的平均壽命不會縮短等;治療腸躁症除了症狀治療,也要跟病人解釋腸躁症,讓病人了解腸躁症會長期存在,但是不會有重大併發症,要用平常心去面對反而對病情會有幫助

▶ 如果原本以為是腸躁症,但是後來症狀突然起大變化或惡化(例如血便、體重減輕),還是要就醫檢查呦!

 

🔎 腸躁症跟壓力沒有絕對關係

雖然腸躁症跟神經失調高度相關,但是體質可能是基本的病因,不一定跟壓力有關;不過腸躁症一旦發作,就會增加焦慮、煩躁、失眠等症狀,甚至某些病人會不敢出門、心情也會變差,反過來說腸躁症本身就是一個壓力

不過在統計上,社會壓力、個人壓力還是誘發腸躁症或惡化症狀的主因之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腸躁症
    全站熱搜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