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637.png

 

進入正題之前,先了解一些先導知識

 

病毒量常識

檢驗是有誤差的 同一管的血液,做了十次同樣的檢驗,十次檢驗結一定會有差異,稱為誤差範圍。HIV病毒量檢驗的誤差範圍根據文獻說法是變動在50%以上,才算真的有意義

假如抽血的病毒量從5000070000,因為變化只有40%,並不代表病毒量真的升高了,還是落在檢驗的誤差範圍中。不過如果病毒量是從50000↑80000,因為變化超過50%,就真的是升高了) 

如果病毒量從5000030000,也不需要太開心,因為下降沒超過50%,仍落在檢驗的誤差範圍中,病毒量不一定真的有降低

有些情況,病毒量是會自然增加的

罹患其他感染(梅毒、肺炎)可以讓病毒量自然上升2~3倍。感冒、腹瀉等生病情況下抽血,病毒量也會增加

病毒量超過十萬,一定要開始吃藥嗎?

歐美治療指引:病毒量超過十萬時,雖然CD4還不錯(CD4 > 350),還是可以考慮早點治療。因為病毒量超過十萬,通常CD4會降的滿快的,擔心會提早發病

例外    確定半年內才感染到HIV(半年前匿篩陰性,現在被驗出陽性),在自然情形下,病毒量會自動降低而進入潛伏期,所以即使病毒量超過十萬,還是可以繼續觀察變化。一般情況從感染時間點算起半年到一年內,病毒量會從幾十萬自動降低至幾萬或幾千的範圍,所以不需要立刻吃藥,靜觀其變即可

 

01300000201721123538871441248.jpg

 

服藥後,病毒量怎麼變化才算理想? 開始服藥後的1~4週,病毒量會急遽下降

理想的病毒量變化,服藥第一週預期會下降5~10倍左右;到了第四週,預計會下降30~100倍左右,使病毒量降到5000以下(單位:copies/mL);到了第8~16週,病毒量預計會降到500以下;到了第24~48週,病毒量預計會降到50以下

服藥後,怎麼監控病毒量? 臺大醫院的作法

患者開始服藥後的一個月左右,會先檢驗一次病毒量和服藥前的病毒量比較,觀察是否有符合理想的降低。如果病毒量有符合理想降低,此後每三個月追蹤一次病毒量就可以

如果未符合理想降低或病毒量出現竄升情形,代表患者沒有乖乖服藥或病毒帶有抗藥性。如果患者確實有乖乖服藥,會進行HIV抗藥性鑑定,如果病毒有抗藥性,就會換藥或是加入其他藥物聯合治療

病毒量測不到,是否表示身體已經沒有病毒了? 錯

一般儀器的靈敏度,在病毒量小於50都會測不到。所以測不到不表示血中完全沒有病毒存在,只能說病毒已經被藥物有效的壓制住,但是只要一停藥,病毒量很快就會回升

另外因為是抽血檢查,血液中的病毒量測不到,不表示身體其他部位的病毒量也一樣很低。雞尾酒療法的藥物不容易滲透到腦部、生殖器官,所以這兩處往往會有殘餘的病毒量,這也是為什麼服藥後血液中已經測不到病毒量,精液中卻常常還能測的出病毒量,因此發生性行為時仍然具有傳染力

 

CD4

CD4細胞是什麼? 白血球中的其中一類為淋巴球,淋巴球可以細分成T細胞、B細胞,CD4細胞是指帶有CD4受器的T細胞,在身體中協助對抗外來病原、清除被病原感染的人體細胞

HIV病毒專門攻擊帶有CD4受器的細胞,造成免疫力變差,所以我們會測量CD4細胞數,作為免疫力的指標

細胞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抽血時檢測白血球數、淋巴球佔白血球的比例、CD4細胞佔淋巴球的比例,把這三個數字通通乘起來,就是CD4細胞數

細胞數會受到疾病以外的因素干擾嗎? 

* 時間:CD4數量在一天當中是有週期性變化的。通常12:30最低,20:30最高

* 急性感染、開刀:CD4會暫時下降

* 突然服用類固醇:CD4會急速下降(類固醇會壓抑免疫反應);長期服用類固醇的影響比較輕微一點

 

傳染途徑

HIV會經由性行為、共用針具、輸血、垂直感染、哺乳等途徑傳染給其他人 → 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血液傳染

大眾對於傳染途徑的迷思....

環境中的病毒   病毒在環境中不容易存活,因此藉由環境傳染是極不可能的!

* 從來沒有任何人被證實是因為接觸帶有病毒的環境表面而傳染的

* 病毒脫離人類活體之後,就不能進行複製、擴散,更不可能進行傳染

家庭中的病毒   與感染者相處時,家人應該要注意自我防範

* 接觸血液或可能帶有血液的體液時(尿液、糞便、嘔吐物),必須要戴手套

* 不論是家人或患者,皮膚有傷口時,應該要用紗布或繃帶覆蓋好

* 接觸血液或其他體液後,立即清洗接觸到的部位

* 不要共用刮鬍刀、牙刷

* 針具和銳利的工具,必要時才能在家中使用,並且安全使用 → 不要用手拿針筒蓋去回套針頭、針具丟棄在不會被刺穿的容器內

服務業與病毒

和同事、客戶、消費者在職場中的接觸,並不會造成傳染。從事食品工作的感染者只要沒有合併其他感染(諾羅病毒、A型肝炎),就不必限制工作內容與人體接觸相關的服務業,只要遵守注意事項即可 刮鬍刀、刺青、針灸、穿耳洞的工具,不應該重複使用,而且要妥善丟棄或完整清潔消毒

口交 如果口交的任一方有HIV感染,就有可能傳染給對方,機率低於不安全的肛交或陰道性交

如果『進行口交』方有HIV,口腔的病毒可能會經由對方的陰莖前端尿道黏膜、陰道或子宮頸的黏膜、肛門黏膜、性接觸部位的皮膚破皮或傷口進入對方體內如果『接受口交』方有HIV,血液、精液、前列腺或陰道分泌物當中的病毒,可能會經由對方口腔黏膜進入對方體內

增加口交傳染機率的情況

* 『進行口交』方,口腔、喉嚨、嘴唇周圍有破皮或傷口

* 『接受口交』方,口爆對方

親吻 閉口親吻或社交親吻不會傳染病毒。開口親吻或法式親吻(舌吻),因為有可能接觸到血液,雖然傳染的機率極低,但美國疾管局還是不建議和HIV感染者發生開口親吻或法式親吻

gallery-1499395590-richard-wright-and-virginia-barella.jpg (親吻臉頰就是一種社交親吻)

咬傷 有案例,但不是常見的傳染途徑

唾液、眼淚、汗水 在一些愛滋發病者的唾液、眼淚當中,可以存在很少量的HIV,但不代表唾液或眼淚可以傳染HIV。汗水從來沒有發現過有HIV存在

目前沒有報告是透過唾液、眼淚或汗水接觸而傳染病毒的案例

昆蟲 昆蟲叮咬不會傳染病毒

昆蟲叮咬人體時,不會把本身血液或過去吸入的人血,注入正在叮咬的人體。昆蟲只會注入自己的唾液,作為潤滑劑或對抗人體血液凝固因子。病毒也無法在昆蟲體內存活、繁殖,更不會感染昆蟲,所以無法透過昆蟲傳染給叮咬的人體

有些人會擔心昆蟲吸血口器可能帶有感染者的殘餘血液,傳染給下個叮咬的人體  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昆蟲口器表面無法殘留大量血液,而且昆蟲在吸血後會休息消化血液,不會在吸血後立即去叮咬下一個人,根本不必擔心會透過昆蟲叮咬而傳染

 

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時,病毒量都是破幾十萬的,傳染力超高

定義   接觸到病毒被感染的第一時間點算起,直到抗體完全形成可以被驗出來的這段期間。約三個月左右,又叫做空窗期

症狀   約60~70%的人會在被感染的兩~三週後出現發燒、頭痛、腹瀉、皮疹、淋巴結腫大、肝功能異常、淋巴球增多等症狀,不一定全部症狀都有,甚至有些人症狀很輕微或根本沒有症狀,所以常常被當成是感冒來治療

病毒、免疫細胞變化 急性感染時CD4會急速下降,血液中的病毒量常常會衝高到破幾十萬,隨後免疫系統產生出抵抗力,病毒會被趕到淋巴結等深部器官潛伏起來,這時候症狀會好轉,CD4自動上升、病毒量自動下降到幾萬或幾千。大約半年到一年左右CD4會上升到最高值,進入慢性期後CD4才逐漸下降,直到開始服藥才會反轉整個過程

 

01300000201721123538871441248.jpg

* 急性感染的患者,即使CD4不高還是不建議開始服藥。等自動上升的階段過了,再抽血評估CD4是否必須給藥才拉的起來。真的想吃藥也可以,藥效一樣很好,只是要提早承受副作用和服藥的不便而已

少數急性感染者,會出現腦膜炎、下肢癱瘓等嚴重的症狀也有少數感染者,CD4沒有自動上升,整個免疫系統被癱瘓了,直接走向愛滋發病(AIDS

 

免疫重建發炎症候群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IRIS

定義 愛滋病毒感染者開始接受藥物治療,病毒量下降和淋巴球數上升時,出現發炎性的臨床病症(必須排除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排除其它感染),病患原先的伺機性感染在治療下獲得改善

* 發炎性病症:發燒、淋巴腺腫大、肺炎、腹膜炎,甚至神經系統病變或惡化

發生時機 大多數發生的時間都和開始服用藥物的時機接近

原因 仍不清楚。可能是病患在接受治療後病毒量下降、免疫功能逐漸改善,過去潛在的感染可能因為免疫系統改善到足以產生發炎反應

危險因子 病患開始服用藥物時的淋巴球數越低,發生的機會越大

處理方式 目前仍然缺乏一致的建議。多數持續處理伺機性感染,過度的發炎反應就視情況使用類固醇

 

雞尾酒療法

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 HAART),俗稱雞尾酒療法,於1997年正式在臺灣地區使用,是組合至少三種抗愛滋病毒藥物,有效控制感染者的病毒量、提高CD4數量,大幅降低病患發生伺機性感染、腫瘤與死亡的風險,並且減少愛滋病毒傳播

一般以兩種 nucleoside reverse-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 NRTI為治療骨幹,再從non-nucleoside reverse-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 NNRTIPI、其他具有新抗病毒機轉的藥物,例如fusion inhibitor(enfuvirtide)integrase inhibitor(raltegravir)CCR5 antogonist(maraviroc),挑選一種藥物,搭配治療骨幹,構成抗愛滋病毒藥物組合

雞尾酒療法將過去普遍致死的愛滋病毒感染,變成長期、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

沒有雞尾酒療法治療的時代,發生過伺機性感染的病患往往需要終身服用次級預防藥物,降低伺機性感染復發的風險。今天這些病患只要規則服藥提升CD4細胞數到一定數值後,就可以停用次級預防藥物沒有發生伺機性感染但CD4細胞數較低的病患,建議使用初級預防藥物預防伺機性感染,但規則服藥提升CD4細胞數到一定數值後,也可以安全停用初級預防藥物

抗愛滋病毒藥物須終身服用,可能引起短期、中期、長期副作用,例如脂肪重新分布症候群、新陳代謝異常、心臟血管疾病、骨質病變等各種併發症,影響感染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雞尾酒療法換藥理由 藥物副作用(大部分原因,不過因為副作用換藥不會降低治療成功率)、醫生決定、病人選擇、治療失敗,病毒量控制不下來(以下會有一些藥物名詞,下一篇文章會詳細介紹

* 腸胃不適 快利佳、卡貝滋

* 藥物過敏 衛滋

* 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 希寧

* 肝功能異常 衛滋

最容易被換掉的藥物組合  卡貝滋+快利佳

藥物使用時機

無症狀的感染者

* CD4 < 500 cells/ul:建議病患開始服用藥物,減少伺機性感染和死亡的風險。CD4 < 350 cells/ul或已經有伺機性感染,優先接受治療

* CD4 > 500 cells/ul有意願提前接受治療(更新如下)

更新 WHO2016不論CD4細胞數多少,只要有感染都建議接受治療

降低傳染風險   雞尾酒治療被證實可以有效預防感染者傳播病毒給性伴侶,風險降低達96%,比行為介入、保險套、割包皮、接觸前預防等方式還更有效

WHO 2013:如果感染者有可能傳播愛滋病毒給性伴侶,可以考慮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降低性伴侶被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

特殊感染者族群 

孕婦   不論CD4數量,儘快接受藥物治療

腎病變感染者(腎功能下降和大量的蛋白尿)、肝炎患者 不論CD4數量 ,儘快接受藥物治療

未命名.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ddypoppy 的頭像
    daddypoppy

    daddy-poppy's 藥學跟動物世界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