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ba6993ee5a89f7e679b20886ee325e3.jpg

大家有沒有去水族館的經歷?看到水族缸裡面琳瑯滿目的魚是不是美不勝收?

「魚」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從遠古時代發展到現代,種類比任何其他脊椎動物還要多(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生類8%,除了極少數的水域,從赤道到兩極、從數千公尺的高山溪流到幾萬公尺的深海,都能找到魚類

大家對魚類的既定印象就是紡錘流線形身體、具有鰭、用腮呼吸、變溫、生活在水中的脊椎生物,不過不少魚的外觀會超乎你的想像,現代分類學家給魚下了新的定義 ➝ 終生生活在水裡,用腮呼吸,用鰭游泳,藉著上下頜攝食的變溫+脊椎生物

 

🐟 分類  目前魚的分類有很多種說法,小編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分門別類,將魚分成圓口綱、軟骨魚、硬骨魚三類

 

圓口綱  現存最原始的無頜脊椎動物,神經系統、骨骼、循環系統、呼吸系統都比較原始,種類並不多,現存大約70

▶ 沒有真正的上下頜,口腔呈現吸盤狀,以吸吮的方式攝食

- 頜(ㄍㄜˊ):構成口腔上下部位的骨骼和肌肉組織

▶ 沒有成對的附肢

▶ 有脊索但是沒有真正的脊椎骨,只有軟骨小弧片直立在脊索上方和神經管的兩側 ➝ 脊椎雛形

 

123468.jpg

(七腮鰻)

 

d2311762.jpg

(盲鰻)


--- 下面的魚有頜,可以根據骨骼性質分成兩類

 

未命名.png

 

🐟 身體特徵

 

外觀   外觀千奇百怪,但是大多數的魚都呈現流線型,有助於在水中游泳,通常游泳快的魚身體會比較細長、遊泳慢或是底棲生活的魚身體會比較扁平;也有外觀長的很不像魚的魚,例如海馬

 

未命名.png

(劍魚)

➝ 細長的身軀,劍魚的遊泳速度在魚界中是數一數二

 

29901631866_4423fb4818_b.jpg 

(魟魚)

➝ 底棲生活的魟魚,最大的特徵就是扁平的身軀

 

尾鰭  控制速度和平衡的器官,尾鰭的形狀會影響魚的遊泳速度

 

未命名.png

(金槍魚)

➝ 剪刀狀的尾鰭,因為相對面積小,與水磨擦力小,遊泳速度比較快,例如金槍魚、劍魚等

 

未命名1.png

(金魚)

➝ 尾鰭過於龐大,遊泳速度會比較慢,動作也比較笨拙,例如魚缸中觀賞用的金魚或孔雀魚

 

魚鰾(ㄅㄧㄠˋ)   充滿氣體的囊狀器官,靠著纖細的肌肉細胞和脊椎骨相連,魚鰾本來是腸的一個擴充器官,隨著演化不少魚的魚鰾已經和腸完全分開了,但是鯉魚的魚鰾還和腸子相連

 

未命名.png

 

調節浮力(主要)    隨著水深增加、水壓增大,水的浮力也會變大,如果魚類維持一樣的比重,在深層水域時會因為浮力而浮上來,無法將自身維持在深層水域中;當魚體要下潛時,會壓縮魚鰾增加比重、當魚體要維持在某個水深的時候,鰾會吸進一些氣體,讓魚體不會繼續下沉、當魚體要上升時,會將溶解在血液中的氣體釋放到魚鰾中,魚鰾膨脹體積增大、比重降低,不過為了防止繼續上升,魚鰾這時候會適度排除一些氣體

▶ 生活在深海、在急流中行底棲生活、游泳特別快的魚類,因為不需要調節浮力,魚鰾漸漸退化,導致魚鰾很小或甚至沒有魚鰾這個器官,例如鯊魚、金槍魚等…

發聲器官  連接魚鰾和脊椎的肌肉細胞,類似琴弦的作用,收縮可以引起鰾壁和鰾內氣體的振動,因而發出聲音

共鳴器官  聲波傳到魚鰾,利用共鳴作用把聲音放大,再傳到內耳


❏ 為什麼有一些剛捕到的魚,魚鰾會從口中翻出來呢?(如下圖)

當一些生活在底層的魚類,被魚網或是漁具捕捉到拉往表層水面時,水深變化很快,魚鰾來不及排氣,魚鰾內氣體的壓力超過表層水和空氣的壓力,所以魚鰾就從體腔中被壓力擠出來了

090727203302_1_900x600.jpg

(魚鰾來不及調節壓力的情況)

 

❏ 魚鰾調節魚體升降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為什麼池塘或是魚缸中的魚,可以迅速的上升或下降,不受魚鰾的影響呢?

一般的池塘跟魚缸水深都不會太深,魚在升降的時候,水壓的改變不大,魚類是可以忍受的,再加上淡水比重比海水小很多,受到的壓力和浮力相對也會比較小

 

❏ 生活在水中的魚會溺死嗎? 

因為魚鰾可以藉由吸氣和放氣來調節魚體比重,當魚在遊泳時,只需要輕微的動作就可以在水中保持穩定的狀態(不沉不浮),不過當魚下沉到一定的水深後(臨界深度),外界過大的水壓會使魚無法再調節魚鰾的體積,受到的浮力小於魚體的重力,不由自主的往水底沉下去,如果水不夠深,還能透過擺動尾鰭奮力往上游,如果沉的太深也無濟於事,因為越深海水的溶氧量很低,魚最終會無法呼吸而溺死在深海的海底

 

❏ 魚死後為什麼大多是腹部向上(翻肚)?

當魚死後會失去調節的能力,魚鰾內充滿的氣體會讓魚體比重減輕而往上浮;魚類背部大多是脊椎骨或肌肉,比重較大,腹部大多是消化和洩殖系統,空腔比較大、比重比較小 ➝ 比重小的腹部會朝上(翻肚)

沒有魚鰾的魚類,例如比目魚、金槍魚等,因為身體比水還重,平常靠著魚鰭不斷運動來維持在某個水深,當沒有魚鰾的魚死後,就會沉到水底

 

➪ 翻肚的死魚通常有魚鰾

 

皮膚表皮  魚類的皮膚表皮有黏液腺,可以不斷分泌黏滑的液體,在體表形成黏液層,黏滑的魚皮有許多功能

▶ 減少魚皮的摩擦力,除了增加魚類的運動能力,也可以保護身體不會受到障礙物的碰撞傷害(例如礁石、石頭)

▶ 清除附著在魚類皮膚上的細菌或污染物

▶ 體表滑溜溜,讓魚更容易脫逃敵害的攻擊和捕捉

 

deb7762bd9b7abebd3c0c48f752ff4ae.jpg

(泥鰍)

➝ 泥鰍、鳝魚的鱗片很小(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分泌出來的黏液會顯得特別多,身體比一般的魚類更滑溜,所以要徒手抓泥鰍、鱔魚是需要技巧的,這也是牠們保護自己的防禦武器

 

皮膚真皮  真皮除了分布血管、神經、皮膚感受器、結締組織,還有色素細胞、光彩細胞,藉由色素細胞和光彩細胞,讓魚類呈現多樣貌的顏色和外觀

色素細胞  黑色、黃色、紅色三種,一般魚類存在黑色素和黃色素細胞,紅色素細胞多見於熱帶魚種

下載.jpg

(體色鮮艷的熱帶魚,大多具有紅色素和黃色素細胞)

 

光彩細胞  細胞內含有鳥糞素,是一種無色或白色的結晶體,堆積在細胞內,當光線照射到魚時,透過細胞內鳥糞素結晶的反射與干涉,會出現亮銀般的閃光,我們看到閃閃發亮的魚鱗,就是光彩細胞的作用

未命名.png

(閃亮亮的魚鱗)

 

色素細胞的色素顆粒,或是光彩細胞內的鳥糞素晶體,常常因為外界環境的影響或是內部生理機能的變化,而有擴散或集中、減少或增多的現象,因而導致魚的體色改變;例如雄魚在求偶繁殖季節會表現出光彩奪目的顏色、生病的魚體色會比較黯淡無光等…

 

❏ 明明只有紅黃黑三種色素細胞,為什麼有些魚是藍色、綠色、甚至其它顏色呢?

光彩細胞搭配三種色素細胞,透過光線的反射、折射、散射、干涉等作用,可以讓魚呈現多種顏色

 

魚鱗    魚類表皮和真皮間的器官,魚類特有的皮膚衍生物,由鈣質組成,覆蓋在魚類體表全身或是一定的部位(大部份魚類除了魚頭、魚鰭,全身都覆滿著鱗片),魚鱗有了「魚類外骨骼」的稱呼

▶ 魚鱗可以抵抗疾病和感染,是一種防禦層

▶ 維持魚類的體型

▶ 偽裝作用:魚腹上的鱗片可以反射或是散射光線,水底下的掠食者由下往上看獵物的時候,被混淆了視線,分不清楚天空、水面、獵物

 

35a85edf8db1cb13f5e7e90dde54564e92584b26.jpg

 

魚鱗與年齡 

魚在生命開始的第一年,全身就長滿了鱗片,隨著魚齡增長,鱗片不斷以同一個核心增長出新的同心圓;春、夏季節時,食物比較豐富、水溫也比較高,是魚類的生長季節,生長速度快,長出的同心圓間距會比較寬闊;秋、冬季節因為生長緩慢,魚鱗上增長出的同心圓間距會比較狹窄

整體看魚鱗片時會發現,春夏增長的同心圓分布比較稀疏、秋冬增長的同心圓分布比較緊密,就好像樹木的年輪一樣,可以數一數魚鱗片上有多少條疏密的輪帶,就知道魚的年紀了

 

未命名.png

(示意圖:從魚鱗判斷這條魚年紀為三歲多)

 

未命名.png

(顯微鏡下的魚鱗片,可以根據同心圓疏密帶來判斷魚齡)

 

❏ 判斷魚齡的方法有多少呢?

► 魚鱗:容易取得、不會傷害魚類的方法,加上顯微技術的進步,可以簡單快速的判斷魚齡,可惜鱗片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脫落,會有鑑定上的誤差

► 耳石:耳石體積會隨著魚齡增長而變大,夏季長得快、冬季長得慢,可以從耳石上的輪紋來判斷魚齡,觀念上和鱗片相似

耳石位於魚頭蓋骨的內部,不會受到外界的損傷,資料會比較正確,是目前很常使用的方法,不過只能等到魚類死亡後才可以解剖得知,加上不同魚種的耳石特性也不同,必須要有經驗的魚類專家,才能用耳石來判斷年紀

► 其他:鰭條、脊椎骨/鰓蓋骨的骨質橫斷面等

 

🐟 生理調節

 

鹽份調節  形成「鹹水魚不鹹、淡水魚不淡」的現象

鹹水魚  腮絲上的氯細胞,可以將血液中多餘的鹽份及時排出體外,就算喝入高鹽度的海水,鹹水魚好像自備海水淡化器一樣,使魚體內保持適當的鹽份

淡水魚  腮絲和腎臟上的氯細胞,能吸收鹽份,可以適時的把水中的鹽份吸入體內,維持體內鹽份的平衡

 

水份調節 

淡水魚   血液和體液的濃度高於周圍的淡水,水份經由滲透作用不斷的從魚腮滲透到魚體內,淡水魚不僅不需要喝水,反而要不斷的將體內多餘的水份排出去,否則魚體有脹破的風險

鹹水魚  海水的濃度高於體內濃度,體內水份會不斷的滲透出去,硬骨魚必須大口大口的喝水,喝入的海水有大量的鹽份,同時靠著腮絲上的氯細胞將鹽份排泄出去

軟骨魚  大多生活在海水,不過血液中含有比海水濃度更高的尿素,和淡水魚一樣不需要喝水,反而要將水份排出去

 

❏ 為什麼有些魚類可以在淡水和海洋中悠遊自如?

有些魚類會有調節滲透壓的能力,降游或逆游時會先待在淡鹹水的交匯處(河口)一段時間,進行自我調節,不同種類的魚適應能力相差很大,可以分成廣鹽性魚種和狹鹽性魚種,廣鹽性魚類可以在鹽度差異大的水域中游動

 

🐟 魚腥味  魚類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來源,但是不敢吃魚的人就是害怕那股魚腥味,魚腥味是來自於魚肉中的蛋白質代謝、或是腐敗時所產生的物質「三甲胺」,三甲胺是魚肉中液體的組成成份,容易溶在水中,用鮮魚煮的湯會比魚乾煮的湯還要腥多了

不同的魚種、魚類的肥瘦程度、魚類的蛋白質多寡,都會影響魚的腥味,料理時要怎要去除魚腥味 ➝ 加入少量的酒、醋、生薑

▶ 酒:酒精可以凝固蛋白質,蛋白質不分解就不會形成三甲胺,加上酒精容易揮發,也能帶走一部份的三甲胺

▶ 醋:醋是一種酸,跟三甲胺發生化學反應會產生鹽,減少腥味;產生的鹽可以包圍住部份三甲胺,無法去刺激的人的嗅覺

▶ 生薑

 

🐟 魚類的迴游  鮭魚是魚類中的溯河洄游的代表,在河川出生和生長,游到大海繼續生長達到性成熟後,再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產卵,鮭魚是數種鮭科下的動物通稱,比較有商業價值的代表性鮭魚主要分成兩大類

► 生活在大西洋的鮭魚(鱒屬),主要有大西洋鮭

► 生活在太平洋的鮭魚(鉤吻鮭屬),主要有帝王鮭、秋鮭、銀鮭、紅鮭、粉紅鮭、銀鱒等…

鮭魚在河川上游產下數千顆的卵,大部分都會被掠食者吃掉,能孵化成幼鮭的數量不多,孵化出的幼鮭們會在淡水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會游到海洋中繼續生長,在海洋中達到性成熟,這一段時間大部分的鮭魚會被海洋掠食者吃掉,或是被人類捕撈,最後能迴游到出生地的鮭魚數量少之又少

當鮭魚準備迴游到河川時會開始禁食,不吃不喝的專注在迴游到出生地這件事情上,一路上會遇到種種阻礙,碰到急流就強行游上去,碰到石礫就跳躍過去,常常搞的自己遍體鱗傷,有些筋疲力盡的鮭魚還沒洄游到出生地就會累死在河川中,真正能回到出生地繁殖的鮭魚,上千顆的卵中大概只有個位數吧!

 

0910_vqZGB.jpg

➝ 逆流而上的鮭魚,必須克服強勁的水流

 

1410201324422193-600x425.jpg

➝ 如果遇到棕熊等掠食者,幾乎無法活著迴到出生地產卵

鮭魚迴游的影片

 

🐟 四大家魚   中國勞動人民經過上千年的探索,馴化出來而且可以用人工養殖方式大幅度提高產量的魚類,占總淡水魚產量的八成以上

 

歷史  唐代以前,鯉魚是最廣泛養殖的魚類,不過唐代皇室姓李,鯉李同音,頓時間鯉魚身價翻倍,皇室以鯉為佩、軍隊以鯉為符、百姓之間禁止養殖、捕撈、銷售,凡出售鯉魚者要重打60大板,誤抓到鯉魚者一律放生,漁民為了謀生計只好另尋新品種養殖,最終找到「草、青、鰱、鳙」取代,現代四大家魚就是草魚、青魚、鰱魚、鳙魚都是鯉形目鯉科的魚類,被美國人統稱亞洲鯉魚

養殖特點  生長迅速,性成熟後還會繼續生長、抵抗疾病能力強、肉質鮮美,適合大眾吃的魚,但是刺相對比較多,外國人還是不愛食用

養殖方式  有單養跟混合放養兩種,混合放養比較有優勢,把四大家魚和少量其它魚類按照一定比例搭配,投放在同一個水體中飼養

 

未命名.png

(混合放養的好處)

生活在不同水層,成魚都吃不同的食物,放養在一個水體的衝突不大,反而可以相互調節和利用,例如水質比較營養,可以多放養鰱魚和鳙魚,幫助淨化水質

 

魚類介紹

 

未命名.png

(草魚)

棲息在水域的中下層,不同時期喜好的食物不同,但是還是吃水草為主,草魚沒有消化纖維素的酶,對草的消化率很低,所以排糞量很大,常常會讓水質太過營養,反而不利於自己的生長,所以養殖草魚的水體中要混養一定比例的鰱魚或鳙魚,用來淨化水質

草魚的咽喉部位長有兩排梳狀的咽頭齒,方便把草磨碎,草魚食草能力驚人,每天可以吃下相當於自身體重40-120%的水草量,不少國家從中國引進草魚,藉以改善運河航道、灌溉管道、內陸水域水草過多的問題,草魚富有「有生命的割草機」的美稱

 

mypic_u1.jpg

(青魚)

➝ 通常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是肉食性魚類,主要吃底棲動物,在魚苗階段主要吃浮游動物

 

Hypophthalmichthys_molitrix_Hungary.jpg

(鰱魚)

➝ 棲息在河川、水庫、湖泊的上層水域,雜食性魚類,主要吃浮游藻類和有機碎屑性情急躁喜歡跳躍

 

102_Hypophthalmichthys_nobilis_CTU-P02707.jpg

(鳙魚)

➝ 棲息在河川、水庫、湖泊的中上層水域,濾食性魚類,用細密的鰓耙濾食浮遊動物,性情相對溫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魚鰾 魚腥味 洄游
    全站熱搜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