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型貓科肉食動物,「獅子、老虎、豹」可以說是三巨頭,前面兩種動物已經介紹過了,今天就來認識「豹」吧,豹家族中的成員其實都很有名,而且都有其獨特的地方,小編簡單整理了五種比較代表性的成員,帶大家輕鬆進入豹的世界!
🐯 花豹 貓科、豹屬下的動物,廣泛分布在亞、非地區,主要分布在非洲,亞洲只有零星分布,許多亞洲的花豹亞種數量都岌岌可危,不過整體生存情況還是比獅子、老虎稍微好一點
▶ 分布範圍相對於其他野生貓科動物來說非常廣泛
(花豹分布範圍)
➝ 深綠色為現代分布的範圍、淺綠色為零星分布的地區、紅色是歷史上曾經分布的區域
დ 外觀(花紋) 如果一群不同種類的豹放在一起,可能會讓你眼花撩亂,不過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到明顯的差異性,花豹體色根據亞種不同,會有淺黃、金黃、黃褐色,全身佈滿花朵狀的空心圓花紋,花紋很像銅錢,又稱為「金錢豹」
(花朵狀外環組成的空心圓花紋)
個體變種 這裡的黑豹不是指漫威中的瓦甘達國王,而是花豹中的黑化個體,黑豹不是一種物種,其實大型貓科動物,通常都可以發現一些顏色異於原有顏色的黑化個體;因為黑化在黑暗中可能利於捕獵,會比白化的物種更適合生存,黑化會比白化更常見!
正常毛色的花豹可以同時生下正常毛色和黑化的幼崽,而黑豹也可以產下正常毛色的幼崽
(黑豹)
➝ 黑豹其實不是單純全黑色,在強光照射下還是可以依稀辨識出豹的斑紋
დ 領域性 除了哺育幼崽時會一起生活,花豹平常都是獨來獨往的,有很強的領地性,會因為獵物密度而有面積不同的領地(食物越密集、領地範圍越小),公豹可以忍受和幾隻母豹的領地重疊,同性間的領地則會避免重疊,因為食物、水源、配偶等重要因素,都和自己的領地息息相關,為了爭奪領地,花豹間會大打出手 ➝ 領地對豹來說是重要的財富!
(爭奪領地而打架的花豹們)
❏ 花豹如何標記領地? 貓科動物標記領地的方式大同小異,透過留下自己的氣味
▶ 在低灌木或草叢尿尿後,用後爪踩踏
▶ 向高灌木中低垂的樹枝噴射尿液
▶ 向樹幹的根部噴射尿液
დ 食性、狩獵
花豹是肉食性動物,食譜很廣,小如昆蟲、大如重達幾千公斤的羚羊都是牠的獵物,特別喜歡捕獵有蹄類動物(尤其是小型羚羊、鹿)和猴子,花豹其實也是機會主義者,爬蟲類、兩棲類、鳥類、魚類、囓齒類、腐屍等食物都會吃
花豹的視覺、聽覺、嗅覺都很好,智商也很高,發現獵物的時候,會找尋掩護慢慢靠近獵物,進入攻擊範圍時會突然衝上去襲擊,奔跑時速可以達到58公里/小時,攻擊咬住獵物的頸部或是口鼻部,使之窒息
(花豹狩獵時會偷偷靠近獵物,再衝上去給他致命的一擊)
➝ 豹的身手很矯健靈活,奔跑速度快、會游泳、會爬樹、性情機敏,是一種出色的獵手
(花豹為了吃猴子爬到樹梢)
➝ 有時後花豹會躲在樹上埋伏,當有獵物經過時,直接從天而降襲擊獵物
(花豹經常將獵物拖到樹上)
➝ 許多肉食動物會直接搶奪花豹狩獵得來的獵物,例如獅子、老虎、斑點鬣狗,獅子和老虎甚至會直接捕殺花豹;小型鬣狗或是豺狼雖然無法單挑花豹,不過團體戰時花豹也毫無招架之力,因此花豹殺死獵物後,會將屍體拖到樹上後再慢慢享用,不過遇到會爬樹的獅子,花豹就只能棄獵物保身了!
დ 交配、繁殖、哺育
發情期時母豹會排尿釋放訊息吸引公豹,找到母豹求偶後會開始交配,交配時間很短,平均大約三秒鐘、兩次間隔約六分鐘,會以這個頻率連續交配個幾天,結束後公豹會離開,由母豹獨自生育和哺育後代
➝ 交配時公豹會咬住母豹的脖子,會有安撫的效果
(叼著幼豹遷徙中的花豹媽媽)
剛出生的幼崽雙眼緊閉,一週後才會睜開眼睛、體重不足一公斤;幼豹非常脆弱,容易受到其他肉食動物的攻擊,當母豹外出狩獵時,會把幼豹藏在隱密的地方,例如茂密的灌木叢、樹洞、岩石縫隙,花豹媽媽會不定時更換巢穴,確保幼豹的安全
(跟著媽媽巡視領地的小花豹)
幼豹長大到一個多月後,就可以跟隨媽媽移動了,大約三、四個月會斷奶,不過還是會跟媽媽一起生活12-18個月後才獨立,雌豹會在母親領地的邊緣建立自己的領地,公豹會去比較遠的地方建立大一點的領地
--- 如果其他種類的「豹」的習性有相似處,之後就不會多著墨,主要介紹特異的地方
🐯 獵豹 貓科、獵豹屬下的動物,主要分布在非洲、西亞地區
(獵豹的分布區域)
➝ 有四種色階,最淺的是歷史分布區域,越深色的代表獵豹的密度越高,獵豹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南部
დ 外觀、特徵
獵豹皮毛是黃色的,上面散佈著實心圓的黑色斑點,越靠近尾巴斑點越大,彼此連接成環狀;最著名的特徵就是從眼角開始,淚滴型線條通過鼻子兩側直到嘴部;體型跟其他豹比起來比較修長,看看牠那兩雙細長的腿!
(臉上的淚滴條紋,是用來辨識獵豹的特徵)
დ 狩獵、食性
獵豹主要吃羚羊,也會吃其他哺乳類動物,不像其他貓科動物靠伏擊或是偷襲,獵豹靠的是速度,當慢慢接近到離獵物10-30公尺的距離時,往前衝刺獵捕獵物,速度最高可以達到每小時120公里,不過耐力不強,最多只能跑幾分鐘,牠們必須減速讓身體散熱,否則身體過熱會容易有生命危險,當獵豹開始衝刺後,通常要在ㄧ分鐘內捕捉到獵物,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通常會失敗 ➝ 獵豹用超過100公里的時速奔跑時,大概只能維持3-5秒鐘,如果狩獵全程時速都超過一百公里,獵豹會因為體溫過高而熱衰竭死亡
捕捉到獵物時,會咬住獵物頸部直到斷氣為止,全力奔跑後的獵豹會非常喘,必須大口大口呼吸,需要數十分鐘來恢復體力,如果這時剛好有其他肉食動物要搶奪食物時,獵豹只能放棄,因為現在的牠無法迎敵,而且本身體型也不適合搏鬥
速度 獵豹是陸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可以在3.4秒鐘內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堪稱自然界的法拉利,全速奔跑的時速可以超過120公里
可惜獵豹為了提高速度,付出了許多代價(失去力量),爪子短而頓、牙齒比較短,體型不厚實,無法和其他體型較大的肉食動物競爭獵物,加上奔跑後的獵豹非常脆弱,需要時間恢復體力,這時後最容易受到其他動物的襲擊
(獵豹的身理構造,造就名副其實的速度機器)
➝ 獵豹的體型纖瘦、腿細長、頭比較小、大鼻孔(方便吸入氧氣)、強而有力的心臟(每分鐘輸送高達16公升的血液,將血液快速傳送至全身)、富有彈性的脊椎、長而壯的尾巴(維持奔跑時的平衡)等…
❏ 速度快是捕獲獵物的致勝關鍵嗎?
獵豹雖然瞬間時速很快,整趟捕獵的時間平均下來卻不高,因為獵豹無法長時間維持高速奔跑;事實上,獵豹的致勝武器是「加速度和減速度最快」的冠軍,可以在一次的跨步中增加或是減少時速14.5公里,能短時間煞車、轉彎、加速,機動性+敏捷度是獵豹最厲害的武器
傳統認為獵豹必須在空曠的草原上狩獵,其實有一半的戰場發生在灌木叢或疏林草原等長很多植被的地方,這樣子獵物會來不及反應,最終成為獵豹的大餐!
დ 其他特性
▶ 獵豹的體型不大,不適合戰鬥,靠著視力找尋獵物,常常選擇白天出來狩獵,比較熱的時候就在清晨或是傍晚時出來覓食,除了方便狩獵,也可以避開夜間活動的獅子、豺狼、花豹等
▶ 成年獵豹的爪子因為無法收回,不利於爬樹,不過當遇到危險狀況時,獵豹還是會奮力爬到樹上
(不要以為獵豹不會爬樹,只是沒花豹那麼擅長罷了)
▶ 如果人類背向花豹、獵豹,會觀察到不同的反應 ➝ 花豹有漸漸靠近人類而偷襲的動作,不過獵豹不會,同樣是貓科動物,分類下的貓亞科(獵豹)、豹亞科(花豹、美洲豹、雲豹、雪豹、虎、獅)會顯示出不同的習性
🐯 雪豹 一種分布在中亞、南亞高山地區的豹,經常棲息在海拔2500-5000公尺的高原地區,因為常常在雪線或是雪地活動而稱為「雪豹」,是貓科、豹屬下的生物
▶ 部分地區的雪豹生活在海拔一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和草原地帶,例如內蒙古
(雪豹分布區域)
დ 外觀 為了適應山區的生活,雪豹的身體粗壯、毛厚、耳朵小(減少熱量散失)、腳掌大,可以分散體重在雪地上的壓力,方便在雪地上行走,不至於陷的太深、腳掌上的長毛能減少熱量的散失,也能增加行走時的摩擦力(雪豹在雪地或是陡峭山崖上行動)、尾巴長而粗大(占了體長的3/4),幫助雪豹保持平衡,也能盤捲起來遮住口鼻保溫
(動物園中的雪豹常常會叼著尾巴)
➝ 當雪豹處於緊張的氛圍時,會叼著自己的尾巴,可以舒緩情緒,就好像人類聞著自己熟悉的小被被一樣
皮毛顏色跟其他豹相比,比較淺白呈現灰白色,上面分布著黑色斑點和黑環,從背部開始,沿著背脊有三條黑色斑點形成的線紋,一直延伸到尾巴根部,越後面的黑環越大,很像植物的葉子一樣,俗稱「艾葉豹」
(雪豹的外觀很好辨認)
დ 棲息地、巢穴
經常生活在高山上比較空曠的地方(裸岩、草甸、灌木叢、針葉林邊緣等),很少進入高山針葉林中,隨著季節和食物進行垂直移動,寒冷的冬天會遷徙到海拔比較低的地區
(經常在寒漠或雪地裸岩中活動,名符其實)
(雪豹巢穴拍攝到的雪豹寶寶)
➝ 雪豹會有固定的巢穴,通常在岩洞中或是石縫裡,雪豹非常戀家,除非巢穴崩塌或是被水淹等天災因素,雪豹不會輕易改變巢穴
დ 食性、狩獵
雪豹是夜行性動物,白天待在窩裡休息,喜歡在清晨或是黃昏時出來狩獵,主要吃高原動物,例如岩羊、北山羊、盤羊等,不過也會吃高原兔、鼠類、雪雞等小型動物,採取伏擊和偷襲的狩獵方法,看到獵物時緩緩靠近,體色花紋和裸岩斑塊相近,是很好的保護色,等到距離夠近時,便一躍而上撲倒獵物,當然這些獵物也不甘被吃,就會有一段在懸崖峭壁的追逐戰
🐯 美洲豹(美洲虎) 顧名思義生活在美洲的一種豹,主要分布在美國西南部(很少了)、墨西哥、南美洲,是美洲最大的貓科動物,是貓科、豹屬下的動物
▶ 老虎沒有分佈在美洲,美洲獅又美洲豹,美洲豹理所當然最大隻!
(美洲豹分布的區域)
➝ 深色為現代分布區域、淺色是過去分布的區域
დ 體型、外觀
跟花豹有幾分神似,不過體積更大、重量更重,雖然腿短看起來比較矮,整體來說比較結實粗壯,不過不同地區的美洲豹體型差異很大,最典型的辨識方法還是看身上的斑點花紋
▶ 美洲豹是豹家族中體型最大的
➝ 空心圓中的花紋,會有一個到多個斑點(玫瑰型花紋),這是花豹沒有的!
დ 棲息地
花豹喜歡生活在河流旁的茂密森林、沼澤地區,墨西高高原、安第斯山脈等山林地區不會出現美洲豹,茂密的森林可以作為掩護,方便美洲豹獵食
(美洲豹喜歡生活在水源附近)
დ 生活習性
▶ 美洲豹喜歡在清晨或是黃昏時活動,如果有獵物,白天也可能狩獵,是相對活躍的貓科動物,大約5-6成的時間都處於活躍狀態
დ 食性、狩獵 尖牙、利爪、肌肉,讓美洲豹變成頂級的獵手
美洲豹活動的美洲熱帶地區,小動物的多樣性高、大型有蹄類種類少+數量也低,造就美洲豹的食譜比較雜,任何一種陸地或是河岸地區的脊椎動物,都有機會變成美洲豹的獵物,例如鱷魚、鹿、水豚、狐狸、貘、蛙、鼠、鳥、魚、猴、龜等,幾乎生活在那個地區的動物都有可能被美洲豹獵殺
美洲豹會悄悄的靠近獵物,身上的斑紋在茂密的森林中是很好的保護色,等到時機成熟,快速的撲向獵物,跟其他豹屬動物一樣,緊緊咬住獵物的喉頸部使之窒息,其實美洲豹還有一種必殺技,可以直接用犬齒咬穿獵物的頭顱、貫穿大腦,一擊斃殺!
美洲豹的咬合力很強,貓科動物中只僅次於老虎和獅子,如果把體型因素考慮下去,美洲豹的咬合力(1250.6磅)是最高的(東北虎是1100.97磅、孟加拉虎是1025.24磅、獅子是1000磅),咬合力甚至可以貫穿龜殼!
美洲豹補獵到體積比較大的動物後,會把獵物藏起來,每天吃一點點,這樣可以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都不需要花力氣和時間去捕獵
➝ 美洲豹游泳能力很強,會跳下水伏擊鱷魚,跳到鱷魚背上,用強大的咬合力將牙齒咬入皮膚內、咬斷頸椎
🐯 雲豹 貓科、雲豹屬下的動物,僅分布在亞洲東南部,因為美麗的皮毛,造成大規模獵捕和走私,再加上棲息地破壞和零碎化,許多地方已經看不到雲豹了,亞種下的台灣雲豹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在2014年4月認定台灣雲豹已經在台灣地區滅絕
人類對野外雲豹的生活習性、行為、生態還是不甚了解,目前對雲豹的知識大多還是來自豢養雲豹時得到的研究
დ 特徵、外觀
雲豹的皮毛為黃褐色,上面有大小和形狀不一、深色邊緣的色塊,因為這些色塊很像雲朵而稱為雲豹
(雲豹美麗的皮毛)
დ 食性、狩獵
雲豹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森林,主要吃樹棲和森林中的哺乳動物,例如猴類、猿類、麝貓、鹿類、鳥類、刺蝟等,因為許多獵物善於爬樹,雲豹的爬樹能力並不差,甚至會倒掛在樹枝上,採取頭下尾上的姿勢突襲下方的獵物
來看看台灣動物園曾經豢養的雲豹奶奶「雲新」,希望牠在天上可以過的很快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