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什麼都不懂的屁孩年紀,只要看到行動不便的同學,都會跟身邊的朋友一起取笑「哈哈,你是得到小兒痲痺嗎?」,等到年紀大ㄧ點時,才得知當年嘲笑的某ㄧ位同學,疑似有小兒麻痺,不過失去了聯絡方式,也無法好好跟當事者道歉了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小兒麻痺,也知道會造成患者行動上的不便,那你知道台灣的小兒麻痺,到了2000年才正式根除嗎?你知道我們週圍幾乎看不到小兒麻痺症的患者,是因為小時候大家都有注射疫苗嗎?你知道小兒麻痺症只是俗名嗎?
文章會簡單介紹小兒麻痺症,讓讀者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希望大家反思,如果跟「行動」、「思考」、「行為」和一般人有點不同的人相處,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因為不同而排擠?因為不了解而害怕?或許他們自己也想「隨波逐流」,只是背後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罷了!
👤 疾病介紹
小兒麻痺症的真正學名為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是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造成的疾病,人類很不幸的,是這種病毒的唯一感染宿主,鼎鼎大名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是小兒麻痺症的患者
(為了閱讀順利,文章會使用俗稱的小兒麻痺代替脊髓灰質炎)
傳染途徑 通常經糞口傳染,傳染性極高,在人口密集的機構會增加傳播風險;小兒麻痺病毒也會透過飛沫傳染,不過這種傳播途徑比較少見
► 糞口傳染:感染者的排泄物,汙染了水源、食物後,將病毒傳播出去
潛伏期、傳染期 潛伏期通常7-14天,3-35天都有案例發生過;感染者在發病前後,傳染力最強,就算感染者已經毫無症狀6週了,仍然有傳播疾病的能力
► 患者的喉部在ㄧ週後,可能就採驗不到病毒了,不過3-6週或是甚至更久的時間,在糞便中可能還存在著病毒
流行病學 台灣是小兒麻痺症根除的國家,如果要前往小兒麻痺病毒野生株流行的國家,可以到疾管署旅遊醫學中心,看看自己是否需要補打疫苗
► 近年在本土出現野外病毒的地方,只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奈及利亞三國
👤 臨床症狀
通常>90%的感染者不會有任何症狀,剩下5-10%的患者,可能會有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腹瀉、倦怠、四肢疼痛等輕微症狀,也有極少數患者會發生無菌性腦膜炎,這些感染者幾乎在1週後都可以自行恢復健康,有<1%的不幸感染者會出現肌力變弱、麻痺的症狀
肌肉麻痺通常發生在下肢,極少發生在頭部、頸部、橫膈膜等其他部位的肌肉,麻痺部位通常不對稱;多數人可以自行復原,只有少部分的患者會終身殘疾,小兒麻痺症的兒童致死率大約2-5%,成人大約15-30% ➝ 年齡越大、致死率越高
► 不管有沒有出現症狀,感染後就有終身免疫力,除非感染到不同型別的病毒株,才有可能二次感染(極罕見)
(肌肉麻痺的症狀幾乎集中在下肢)
👤 治療、處置、預防
感染到小兒痲痺病毒後只能採取支持療法,沒有特效藥可以殺死病毒,如果患者住院要採取隔離措施,要有獨立的病房、衛浴設備、便器等,患者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也要即時消毒
大家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預防小兒麻痺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疫苗,全世界有兩大類的疫苗,分別為口服減毒疫苗(OPV)、非活性病毒疫苗(IPV),有些國家只用IPV,有些只用OPV,有些兩者皆用,雖然台灣目前只有使用IPV,為了訊息和知識的完整,文章還是會介紹兩種疫苗的差異性
口服減毒疫苗 又稱為沙賓疫苗(Sabin)
作用機轉 口服活性減毒疫苗後,身體會自然感染,刺激身體產生血清抗體和腸道免疫力,同時排出的糞便又可以感染尚未接種疫苗的人,讓他們自然感染後產生免疫力
優點
► 口服比注射方便,不需要特殊器材或人力去執行,成本比較便宜
► 建立起腸道的免疫力
► 藉著拉屎將排放病毒,提升群體的免疫力,在野生病毒株流行的地區,可以有效的阻止疾病的傳播
缺點
► 極少數的患者,口服疫苗後會造成麻痺、癱瘓(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VAPP) ➝ 發生率1/270萬
► 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會出現變種病毒(circulating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cVDPV):口服減毒疫苗後,將弱弱的病毒排出來,藉由下水道傳染給其他尚未接種的族群,如果這個區域的接種率高,這株弱弱的病毒就不會傳開,如果接種率低,傳開的病毒ㄧ傳十、十傳百,就有可能突變成有殺傷力的病毒
(正在口服沙賓病毒的小女孩)
非活性病毒疫苗 又稱為沙克(Salk)疫苗
注射接種非活性病毒的疫苗,刺激接種者產生血清抗體;台灣在幼兒出生滿2個月、4個月、6個月、18個月時各接種ㄧ劑五合一疫苗,並且在滿5歲到國小入學前,補打ㄧ劑四合一疫苗
► 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不活化小兒麻痺
► 四合一疫苗: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不活化小兒麻痺
優點
► 沒有VAPP、cVDPV 的風險
缺點
► 接種麻煩,需要注射器材和專業人力,成本比較高
► 沒有腸道的免疫力,如果感染到野外病毒株時,病毒仍然可以在腸道中繁殖,並且排出體外,野生病毒株流行的地區,無法有效的遏止傳播
➪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症後(沒有野外病毒),漸漸改用不活化病毒疫苗(IPV)取代口服減毒疫苗(OPV),才可以真正打造一個沒有小兒麻痺的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