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外觀貌似修長版老鼠的動物,生物學上的名稱是虎鼬,隸屬於食肉目、鼬科、虎鼬屬,也是虎鼬屬下唯一的生物,分布範圍從東南歐到中國西部的乾燥地區,台灣看不到野生的虎鼬
► 虎鼬喜歡生活在開闊的沙漠、半沙漠、半乾燥地區,森林或山區幾乎看不到虎鼬
(綠色區域為虎鼬分布的地區)
❏ 鼬科動物的特徵是什麼?
鼬科下的生物有鼬、水獺、海獺、蜜獾、貂、黃鼠狼(黃鼬)等動物,臭鼬雖然有個「鼬」字,不過經過基因考察後,發現跟鼬科動物的血緣關係沒那麼強烈,被獨立歸類為臭鼬科
體型、外觀
► 大多數鼬科動物的身體細長,不過獾亞科動物、貂熊(狼獾)的身材會比較臃腫
► 鼬科動物的皮毛通常呈現棕色、黑色,有些物種會分布條紋或是斑點
► 鼬科動物的體型,跟其他食肉目動物相比偏小一號,不過鼬科動物間的體型差異還蠻大的
(巨獺=巴西大水獺)
➝ 體長超過1.5公尺,體重可以達到3公斤,鼬科動物中,只有海獺的體型可以跟巨獺一較高下
(伶鼬)
➝ 世界上最小的食肉目動物,體重最多只有250克
習性、行為
► 有發達的肛線,可以分泌濃密的氣味,有標示領地、嚇唬敵人(防禦)的效果
► 通常喜歡獨居生活
► 隸屬於食肉目下的鼬科動物,當然是肉食性動物,不過部分物種會在某些季節進食植物
🐾 體型、外觀
虎鼬的身體長度大約30公分,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後背好像披著棕褐色/棕紅色的斑紋(斑點),類似老虎皮毛的紋理,因為這個特徵而得名「虎」鼬
臉上一圈黑一圈白的環狀毛色,也是虎鼬的特色,就好像戴著黑白面罩一樣
(虎鼬的外觀)
🐾 習性、行為
食性 虎鼬最喜歡吃嚙齒類動物,因為體型細長勻稱,可以輕易的鑽入鼠洞中,一網打盡窩內的老鼠,如果碰到太小的鼠洞,會將洞穴挖大後,再進去飽餐一頓 ➝ 虎鼬滅鼠能力很強,可以媲美蛇類、猛禽
除了嚙齒動物,也會吃蜥蜴、青蛙、昆蟲、鳥類、小型哺乳動物(兔子)、水果、植物等,不是完全的肉食性動物
► 虎鼬通常會在清晨或是黃昏的時候出來覓食,因為視覺不太好,靠著嗅覺、觸覺找尋獵物
防禦力 如果遇到敵害,動物本能就是跑,虎鼬也不例外,會迅速鑽到附近的鼠洞、地洞等隱蔽的地方;如果躲不及的話,虎鼬會將背脊高高隆起、尾巴向前豎起、全身毛髮也跟著豎立,視覺上身體會整個膨大,虎鼬會發出短而急促的聲音,藉此嚇唬敵害、趁機逃跑
虎鼬遇到危險時,還有其他的武器,就是尾巴下的肛腺,會分泌出難聞的氣味,讓掠食者無法輕易的靠近
(虎鼬嚇唬敵人的模樣)
活動力 虎鼬會挖洞建造巢穴,如果有其他動物遺留下來的巢穴,會直接回收利用;虎鼬雖然擅長攀爬,不過主要在地面上活動,選擇在清晨或傍晚的時候出來活動、覓食
🐾 繁殖特性
交配受精後,雌虎鼬會先讓受精卵在體內呈現休眠模式,等到外在的環境因素有利於分娩條件時(食物充足、氣候宜人、沒有掠食者等),就會植入受精卵,啟動懷孕的模式 ➝ 提高幼崽存活率
生出來的虎鼬寶寶,全程由媽媽照顧,雄性完全沒有參與
「鼬」字輩的動物非常多樣化,除了今天介紹的虎鼬,還有黃鼬、白鼬、狐鼬、伶鼬、香鼬、黃腹鼬等,如果有機會,小編會一一介紹,文章莫讓我們再看一眼虎鼬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