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北極圈的代表動物是北極熊,南極就非企鵝末屬了,企鵝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目前全球已知有19種的企鵝,其中兩種已經絕種了
🐧 分佈 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大多數分布在南極地區,不過完全生活在南極大陸的只有皇帝企鵝、阿德利企鵝
► 漢波德企鵝(祕魯、智利沿岸)、麥哲倫企鵝(阿根廷、智利沿岸)、黑腳企鵝(非洲西南岸)分布在緯度比較低的溫帶地區
► 加拉帕戈斯企鵝生活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
(藍色是企鵝分佈的範圍)
🐧 身體構造
外表 頭部和背部呈現藍黑色,腹部則是雪白色,屁股長著一根筆挺的尾羽,雄性和雌性的外觀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不同種類的企鵝,毛色的深淺和形狀會有些許的不同
► 小藍企鵝的毛色呈現明顯的靛藍色
羽毛 全身密布重疊、鱗片狀的羽毛,可以禦寒;羽毛外層有油脂,可以防水
皮下脂肪 厚度達到2-3公分,保暖效果十足
企鵝腳 企鵝腿其實是長的,只是平常站立或走路的時候,被身體厚重的脂肪蓋住,從骨骼圖來看,腳擺放的方式像把腳折彎一樣 ➝ 防止在寒冷的環境走路時,露出的腳面積過多,會散失比較多的熱量
(企鵝跳起來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那雙長腿)
其他構造 企鵝趾間有蹼,翅膀演化成槳狀,這種身體結構讓企鵝變成游泳高手,平時在水中平均時速約4-8公里,紀錄到最快的是巴布亞企鵝,時速可以達30公里以上
🐧 繁殖
築巢企鵝 大部分企鵝都會築巢生蛋,材料就地取材,有雜草、海草、碎石頭,鳥巢可以防止水浸濕鳥蛋,濕濕的鳥蛋很容易凍死
(搬石頭築巢的企鵝)
(石子巢中孵蛋的企鵝)
(偷拍到偷鄰居家石頭的企鵝)
➝ 企鵝有一個有趣的行為,築巢企鵝通常都會聚在一起築巢,避免其他獵禽去攻擊鳥蛋或是雛鳥,不過也因為彼此間的巢穴靠的很近,鄰居常常會去「偷石頭」,兩家的企鵝常常會因此發生口角,不過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拉近企鵝間彼此距離的行為
築巢的企鵝媽媽每次都會生下兩顆蛋,生完蛋後會暫時拋家棄子去填飽肚子,補充下蛋時失去的熱量,這個時候孵蛋任務就落在企鵝爸爸的身上,這段期間企鵝爸爸不吃不喝,除了照顧蛋之外,還要防止其他動物的侵襲(賊歐);一個多月後企鵝媽媽填飽肚子回來了,辨別企鵝爸爸的聲音,找到自己的巢穴和家人,跟企鵝爸爸換班後讓爸爸填飽肚子去,雙方輪班孵蛋和覓食直到企鵝寶寶出生
因為食物因素,通常兩顆蛋中只有一個企鵝寶寶能存活,通常是先孵化的企鵝寶寶會活著
(被賊鷗欺負的小企鵝)
➝ 企鵝寶寶和企鵝蛋最大的敵人是賊鷗,牠們在孵蛋期間,會在巢穴附近徘徊,如果碰上父母離開巢穴的空檔,就會吃掉這些鳥蛋或雛鳥
不築巢企鵝 只有皇帝企鵝、國王企鵝兩種
皇帝企鵝和國王企鵝,每次只會生下一顆蛋,當企鵝媽媽生下一顆蛋的時候,必須返回大海捕食,補充生蛋時消耗的熱量;這段期間企鵝爸爸會把蛋放在腳掌上,使用育兒袋包覆住企鵝蛋,孵化時間大約兩個多月
► 育兒袋:皇帝企鵝爸爸的雙腿和腹部下方間,有一塊布滿血管的紫色皮膚育兒袋「孵卵斑」,可以讓企鵝蛋在寒冷的天氣保持在攝氏36度的環境中
(腳掌孵蛋的企鵝爸爸)
這段期間企鵝爸爸不吃不喝,只靠身體儲存的脂肪維生,為了抵禦南極冬天的酷寒和強風,企鵝爸爸們會群聚在一起孵蛋,還會輪流換到外圍去擋風,當企鵝寶寶破蛋後,如果企鵝媽媽還沒回來,爸爸會讓企鵝寶寶坐在身體下,使用育兒袋覆蓋住企鵝寶寶的身體,分泌白色乳狀物質餵食寶寶;企鵝媽媽填飽肚子回來後,透過叫聲找到丈夫回家後,會吐出儲存在胃裡的食物餵企鵝寶寶,這時候換爸爸去大海覓食了,不過因為離開的時間是比較溫暖的天氣,冰層漸漸融化,離開的時間不會像企鵝媽媽那麼久,之後雙方會輪班照顧小寶寶和覓食…
(群聚擋風的企鵝爸爸們)
🐧 行為
► 在陸地上的企鵝不是直立站著就是步行,因為身體肥胖、腿彎曲時能直立的部位很短,走路的時候搖搖擺擺的感覺很笨拙
► 陸地上企鵝遇到危險的時候,會用腹部貼著冰地,用雙腳推動快速的逃走
🐧 物種介紹
⥁ 皇帝企鵝 體型最大的企鵝
(身高可以達到120公分,體重重達46公斤)
➝ 皇帝企鵝被發現之前,有一種企鵝被認為是最大的企鵝,取名為國王企鵝(身高大約90公分);不過後來皇帝企鵝被發現後,因為體型略大於國王企鵝,所以命名為皇帝企鵝
外表特徵 黑白分明的羽毛,鳥喙為赤橙色,在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的羽毛,向下顏色逐渐變淡,耳朵後面的橙色顏色最深
生命週期 皇帝企鵝每年都在攝食區和繁殖區兩地往來
每年的1-3月,皇帝企鵝分散在攝食區的海洋中捕魚吃
每年冬天來臨前,大約4-5月,性成熟的皇帝企鵝要離開賴以為生的海洋,為了尋找配偶,長途跋涉的往棲息地移動,這段路途可能長達上百公里
交配後企鵝媽媽產下一顆蛋,先走回去大海覓食補充熱量,率先由爸爸負責孵化的工作,通常爸爸會將蛋孵到企鵝寶寶破殼而出,這個時間大約落在八月;企鵝媽媽回來交班換爸爸走去大海覓食,補充孵蛋期間不吃不喝所失去的熱量,夫妻倆輪班照顧幼鳥和覓食,直到兩個月後,企鵝寶寶可以自己單獨活動,這時候雛鳥們會擠在一起取暖,模樣很像在幼稚園
(擠在一起取暖的皇帝企鵝寶寶)
❏ 為什麼皇帝企鵝不在溫暖的夏天孵蛋,反而選擇寒冷的冬天呢? 父母的愛
因為孵化出來的雛鳥到可以獨立下海生活的時間,大約需要五個月左右,選擇在冬天孵蛋,五個月後南極漸漸進入溫暖的時候,浮冰融化、食物開始豐富,這個時候小企鵝開始活動是最好的時機 ➝ 企鵝父母把寒冷留給自己去承受,把溫暖舒適留給自己的子女呢!
其他種類的企鵝可以選擇夏天繁殖孵蛋,是因為他們處於緯度較低的地區,氣候沒有南極大陸這麼的寒冷凜冽
⥁ 阿德利企鵝 主要分布在南極洲周圍的海岸和附近島嶼
外表特徵 身高大約30-50公分,頭部呈現藍綠色,嘴巴為黑色,眼圈呈現白色,尾巴跟其他企鵝相比稍微長一點
築巢 阿德利企鵝選擇在裸露的岩石地上築巢,上文提到會偷鄰居石頭的就是阿德利企鵝
(熱鬧的繁殖地)
➝ 阿德利企鵝的繁殖地非常熱鬧,數量少則兩、三萬隻,多的時候甚至可以幾十萬隻
⥁ 巴布亞企鵝 體型第三大的企鵝,僅次於帝王企鵝、國王企鵝,大致分布在南緯60度線上的區域
外表特徵 頭頂有一條寬闊的白色條紋,從眼睛上方延伸;鳥喙細長,嘴角呈現紅色 ➝ 有人說巴布亞企鵝的模樣像紳士一樣優雅可愛,俗稱紳士企鵝
企鵝之最 游泳最快的企鵝,時速可以達36公里
巢穴 由一堆石頭繞圈圈建造而成的,大小可以高達20公分、直徑25公分(很可觀),兩個家族的企鵝常常為了石頭的擁有權而吵架
(利用石頭建造巢穴的巴布亞企鵝)
⥁ 黑腳企鵝 因為生活在非洲西南岸,也叫做非洲企鵝,唯一在非洲繁殖的企鵝
每一隻黑腳企鵝的胸前都有個別的斑點,跟人類的指紋一樣,每一隻企鵝的斑點形狀和數量都不一樣;眼睛上有粉紅色腺體,如果體溫上升,比較多的血液會流經過腺體來幫助降溫,這個時候腺體會比較紅
⥁ 加拉帕戈斯企鵝
➝ 長的跟黑腳企鵝很像,不過眼睛上沒有粉紅色腺體、頸部白色條狀也比較窄
分布特色 分布在南美洲的科隆群島,唯一野生在赤道周圍的企鵝,也是唯一會出現在北半球的野生企鵝
(受到秘魯寒流和克倫威爾洋流的共同影響,科隆群島的環境氣溫遠低於赤道其他地區)
如何散熱 加拉帕戈斯企鵝在白天時會在涼冷的海水中尋找食物,用冷水保持身體的溫度;夜晚的時候會在陸地上度過,將腳和屁股埋在沙子,張開翅膀進行散熱;還會像狗一樣快速的喘氣來散發熱量;當天氣真的太熱時,受不了的加拉帕戈斯企鵝就會跳入水中
(涼冷的海水中悠游的加拉帕戈斯企鵝)
⥁ 麥哲倫企鵝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沿海,因為麥哲倫航行到南美洲海岸時,首次發現這種企鵝,所以命名為麥哲倫企鵝
➝ 有一條白色寬帶,從眼睛後到耳朵,一直延伸到下頜附近(沒有延伸到翅膀)
➝ 巢穴喜歡選在茂密草叢和灌木叢附近,躲避天敵的攻擊;在比較乾燥,植被不太茂盛的地區,如果土壤比較鬆軟,麥哲倫企鵝也會挖洞當作巢穴
--- 比較三種生活在相對溫暖地區的企鵝
⥁ 小藍企鵝 也稱為「神仙企鵝」,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小的物種,成年後通常重約1公斤、高才43公分左右,分布在南澳大利亞的海岸、紐西蘭等地區
外表特徵 頭部和背部呈靛藍色、耳部呈現青灰色、腹部為白色,看過去很像披著藍袍的小企鵝,所以被稱為小藍企鵝
習性
► 巢穴會築在海岸旁的沙丘,小藍企鵝會在清晨時出海捕食,黃昏時回到族群餵食企鵝寶寶;白天幾乎都在海洋中活動,躲避岸上的掠食者,夜色降臨後因為掠食者大多都休息了,小藍企鵝會趁機上岸跑回家,餵食餓了一天的雛鳥
► 行群聚生活,平常會成群結隊去抓魚吃,小藍企鵝很少會離群生活,除非是繁殖時期,會有一部份的小藍企鵝離開群體,獨自築巢和生育
(從巢穴中走出來的小藍企鵝)
觀光區 在澳洲墨爾本東南部的菲力浦島,有設置一個觀光區,讓遊客可以在夜間觀察小藍企鵝洄游上岸的情形 ➝ penguin parade
➝ 小藍企鵝生性膽小,園區規定不能使用閃光燈攝影(閃光會讓小藍企鵝暫時呈現半盲狀態,可能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巢穴中等不到食物的寶寶可是會挨餓的),園區會提供足夠燈光讓遊客可以觀察到企鵝
(成群歸巢中的小藍企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