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yImages-80317992.jpg

談到蝙蝠,你會想到代表正義的蝙蝠俠或是吸血鬼的化身呢?在西方,蝙蝠是不祥的象徵,東方的中華文化,蝙蝠卻代表著吉祥和福氣,一種物種竟然各自代表著吉凶,加上本身出摸不定的特性,替蝙蝠這種動物,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文章會帶領著讀者,一步步的掀開面紗,重新認識蝙蝠!

蝙蝠是哺乳綱、翼手目動物的通稱,目前世界上共發現962種蝙蝠,而且還在持續發現中,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的第二大類;廣泛分布在除了極地、大洋中部份島嶼外的全世界

▶ 在台灣,蝙蝠是種類最多的哺乳動物,突顯蝙蝠在台灣的多樣性

 

ʚΐɞ 分類

舊式分類法依照體型,將翼手目分成大翼手亞目和小翼手亞目,大翼手亞目的體型比較大,主要吃果實,例如狐蝠、果蝠;小翼手亞目的體型比較小,種類比較多,主要吃蟲、吃肉、吸血、部分成員也會吃果實

新式分類法根據基因分子,重新將翼手目分成陰翼手亞目、陽翼手亞目

 

ʚΐɞ 外觀、特徵

 

體色  因為蝙蝠是夜行性動物,夜間看起來都是黑色,其實大部分蝙蝠是黑色或棕色,不過有些蝙蝠會有顛覆你想像的色彩

 

DJ0OimEVoAAfKmF.jpg

➝ 身上有大片白色區塊的斑蝠

 

Rescued-Kerivoula-picta-from-Dhanturi-village-Tapi-Gujarat-Photo-Nitesh-Gamit.png

➝ 體色為亮橘色的彩蝠

 

未命名.png

➝ 全身是白色的白蝠,而且外觀跟認知中的蝙蝠不一樣,模樣非常可愛!

 

翅膀  蝙蝠前肢特化成可以飛行的翅膀,有皮質翼膜連結在指骨和四肢間 ➝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 前肢特化成翅膀而有飛行功能

 

未命名.png

(橘色是掌骨、紅色是指骨)

➝ 蝙蝠特化後的掌骨和指骨很長

 

▶ 平常休息時使用後肢倒鉤在物體上,蝙蝠利用慣性,將後肢倒掛在物體上,當蝙蝠準備翻身的那一瞬間,會把一邊的翅膀收起來、另一邊完全展開,藉由改變重心而瞬間倒掛

蝙蝠倒掛的秘訣

 

❏ 蝙蝠休息(睡覺)時為什麼要倒掛?  

▶ 蝙蝠是用後肢的趾甲倒掛在物體上,和冰冷物體接觸的表面積最小,減少熱量的散失 ➝ 保暖

▶ 蝙蝠起飛時需要能量,倒掛在高處時儲存著位能,鬆開腳趾落下的位能會轉換成動能,再揮動翅膀就可以輕鬆飛起來;想像一下蝙蝠如果趴著睡覺,腿部幾乎沒什麼力量,完全要靠翅膀的力量起飛會很困難 ➝ 起飛的動力

▶ 倒掛在岩壁或是樹枝上,天敵比較不容易靠近 ➝ 禦敵

 

images.jpg

(一群蝙蝠倒掛在岩壁中睡覺)

 蝙蝠的血管內有許多瓣膜,幫助血液送回心臟,倒掛時血液不會倒流而造成腦充血

 

ʚΐɞ 超音波回聲系統  跟海豚一樣,蝙蝠的聲納系統是眾所皆知的!

▶ 吃果實的蝙蝠幾乎不仰賴聲納系統,而是利用視覺和嗅覺找尋食物

▶ 蝙蝠的視力其實不差,只是無法分辨紅色和綠色,吃水果的蝙蝠反而靠視力尋找果實呢!

 

❏ 為什麼要發展聲納系統?  蝙蝠的夜晚視覺功能有限,只好發展出聲納系統來找尋、捕捉獵物

蝙蝠沒有汗腺,無法在白天高溫的環境調節體溫,鳥類主要也是吃蟲(競爭),而且飛行技巧更高超;蝙蝠在晚上獵食,可以避免和鳥類競爭食物,還可以順便躲避白天的天敵,例如猛禽、獸類等 

➝ 蝙蝠變成了夜行性動物,而且蝙蝠飛行、發射超音波皆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造就蝙蝠的食量很大,每個晚上要吃掉將進自己體重一半的昆蟲才可以獲得足夠的能量,蝙蝠在晚上比較可以吃到大量的昆蟲

 

--- 蝙蝠如何運用聲納系統

 

echolocation.jpg

(黃色是蝙蝠發出的超聲波、藍色是障礙物反彈的波長)

➝ 蝙蝠的喉部肌肉會快速振動,發出高而短促的頻率,這是人耳無法聽到的超音波,從嘴巴或是鼻子傳出去(口鼻周圍的皮膚有皺褶,有類似揚聲器的功能,加強發射出的超音波),當超音波碰到障礙物或是飛蟲時就會回彈,蝙蝠的大耳殼會接收回傳的聲波,將訊息傳到腦部進行定位、探測目標

 

ʚΐɞ 食性

 

食蟲性  幾乎七成的蝙蝠主要吃昆蟲,利用超音波回聲系統搜索找尋獵物,在空中直接捕食,每個晚上可以吃掉上千隻的昆蟲,相當於自身體重的1/3重,食蟲蝙蝠是人類的農業小幫手,幫我們吃掉許多害蟲,也降低了病媒蚊傳播疾病的機會

 

下載.jpg

(吃蟲的蝙蝠是一種益獸)

 

食肉性  會吃小型鳥類、囓齒類、蛙類、蜥蜴等,這類的蝙蝠很少,而且對於牠們的行為了解的還不夠透徹

 

未命名.png

(繸唇蝠喜歡吃青蛙)

➝ 生活在中美洲的繸唇蝠,會利用聲納系統判斷青蛙的位置,同時辨識青蛙的鳴叫聲,避免誤抓到有毒的青蛙(箭毒蛙)或是蟾蜍

繸唇蝠捕捉青蛙的一瞬間

 

食魚性  目前紀錄中吃魚的蝙蝠只有墨西哥兔唇蝠、索諾拉鼠耳蝠、大足鼠耳蝠三種,但是牠們偶爾也會吃昆蟲

 

17254902087025796441.jpg

(食魚蝙蝠在捕獵時激起的水花)

➝ 食魚蝙蝠會貼近水面慢慢飛行,利用聲納系統偵測魚活動時激起的小浪花、或是露出水面的魚鱗,一旦發現後就伸出多爪的後肢,像大鉤一樣刺穿獵物,將獵物帶回巢穴吃掉或是飛行中直接進食

 

食血性  有吸血蝠、毛腿吸血蝠、白翼吸血蝠三種,都分布在美洲台灣不會有吸血蝙蝠的存在

吸血蝙蝠會在夜間行動,利用聲納系統找尋牲畜,趁獵物睡覺時吸取牠們的血液,吸血蝙蝠會用剃刀般鋒利的牙齒輕易的劃開獵物的皮膚,將長長的舌頭伸進傷口中舔舐血液,每次吸血好幾分鐘,可以吸出50克以上的血液,一個夜晚吸血蝙蝠會吸取好幾種動物的血液,也可以來回吸食同一隻動物的血液,一隻吸血蝙蝠一生平均可以吸食100公升左右的血液,真是名副其實的吸血鬼

▶ 吸血蝙蝠會傳播狂犬病和其他傳染病,是一種害獸

發作幾乎必死無疑-狂犬病

▶ 吸血蝙蝠不喜歡人血的味道,很少會主動攻擊人類

 

vampire-bat-desmodus-rotundus-portrait-michael-patricia-fogden.jpg

(吸血蝙蝠的長相醜陋,加上嗜血特性,給人一種不好的印象)

➝ 吸血蝙蝠的社會化程度很高,彼此會合作(照顧其他個體的小孩,對族群的擴大有幫助)、分享食物(反芻血液分享給後面才來的蝙蝠,不過會挑分享對象)、社交行為

 

食果性  吃果實的蝙蝠通常比較大隻,雖然看起來很嚇人,但牠們是素食主義者,仰賴視覺和嗅覺找尋果實,比較少用到聲納系統

 可以幫助傳播種子,對農業有幫助

 

how_to_set_up_a_fruit_bat_s_cage_1406_1_600.jpg

 

食花蜜性  不少植物會用鮮豔的花朵吸引動物或是昆蟲吸食花蜜,過程中順便傳播花粉,可是到了夜晚,鮮豔的顏色在月光下都會變成銀白色,那要如何吸引夜間活動的吸蜜蝙蝠 ➝ 除了花開在蝙蝠飛行的路徑上、分泌出蝙蝠無法抗拒的香味,血藤花還利用一種更高端的方法!

 

10843963969.jpg

(血藤花的形狀是蝙蝠聲納的形狀)

➝ 血藤花利用了蝙蝠的聲納系統,將開花的形狀利於蝙蝠的聲波反射,好讓蝙蝠更容易「聽」到它們

 

未命名1.png

(紅紅的長舌正在吸食花蜜,花粉同時會沾染到蝙蝠的額頭)

➝ 吸蜜蝙蝠的口鼻細長、下顎縮減、細長而且延展性良好的舌頭,能幫助蝙蝠吸蜜,吸蜜的同時花粉也會沾上蝙蝠的身體,替這些在夜晚開花的植物授粉

 

ʚΐɞ 巢穴

 

房屋型  蝙蝠會在木造房子的屋簷、閣樓、狹縫、天花板倒掛休息,不過近年來鋼筋水泥取代木造材料,居住在人群中的蝙蝠數量逐年銳減,人類為了可以與蝙蝠和平共存,幫蝙蝠建造了新家「蝙蝠屋」,提供生活在人類活動區域的蝙蝠一個棲息的地方

➝ 材料使用木頭最適當,纖泥板的表面粗糙,也很適合蝙蝠倒掛在蝙蝠屋內

 

image020.jpg

(水泥叢林中的蝙蝠屋)

看到蝙蝠從人工架設的蝙蝠屋飛出來,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洞穴型  在天然洞穴、坑道、廢棄隧道、礦坑、碉堡、防空洞休息 ➝ 外國許多的賞蝠地點就是在天然的洞穴中

 

20121009055159443.jpg

 

樹木型  倒掛在樹枝或是樹叢中休息

 

kyy5qpbj-1366686400.jpg

 

ʚΐɞ 蝙蝠的冬眠  

大多數的蝙蝠分布在熱帶或是亞熱帶地區,因為冬天相對溫暖、食物勘足,並不需要冬眠;如果分布在溫帶地區的蝙蝠,因為長達4-6個月的冬季,氣溫嚴寒,體熱散失的更快,更需要補充能量,偏偏昆蟲等食物來源銳減,為了生存下去,部分蝙蝠會遷移到溫暖的地區,部分蝙蝠會在秋天大吃特吃儲存體脂肪,在冬天來臨時找到一個合適的棲所進行冬眠

▶ 合適的棲所:干擾少、溫度夠低且穩定(環境溫度夠低,體溫才會降到更低,減少不避要的能量消耗) ➝ 略高於攝氏2度最合適

 

未命名.png

(紅線是蝙蝠的體溫,當體溫出現高峰值就是蝙蝠暫時甦醒的時候、藍線是棲所內溫度、黑線是棲所外溫度)

蝙蝠在冬眠時新陳代謝速率會大幅度降低,體溫會降低到跟周圍環境差不多的溫度,但是如果身體長時間維持低溫,可能會破壞神經和免疫系統,加上冬眠期間不排泄,累積的廢物會傷害身體組織和細胞,冬眠中的蝙蝠不會一路睡到溫暖的春天,而是會週期性的從冬眠狀態中起床,將體溫升高到正常溫度,恢復神經和免疫系統的功能,順便排泄身體的廢棄物

暫時甦醒的蝙蝠會在棲所內靜靜的休息,然後幾個小時後又逐漸降低體溫,再次進入休眠狀態;少數蝙蝠會外出覓食補充能量

▶ 暫時甦醒會消耗很多能量,對蝙蝠是不利的,只會週期性的發生,而且只有短暫的幾個小時

▶ 絕對不要打擾冬眠中的蝙蝠,如果被吵醒,蝙蝠可能就會飛出棲所外而冷死,就算沒有被冷死,也會因為找不到食物+甦醒時耗掉太多的能量而餓死

 

ʚΐɞ 蝙蝠的迷思

 

❏ 蝙蝠是一種對人類有害的動物?  不見得!

食蟲蝙蝠會吃掉大量的害蟲,對農林業有極大的幫助,減少農藥的使用、增加農作物的產量;食果蝙蝠會幫忙植物授粉和散播種子,許多植物的繁衍,都需要靠食果蝙蝠的幫忙呢!

不過蝙蝠是很多人類病毒的源頭(狂犬病病毒、伊波拉病毒、SARS/MERS 的原型病毒),雖然蝙蝠本身帶有許多致命病毒,但是蝙蝠有許多基因修復的基因,這些基因會抑制病毒在體內的複製,這些病毒對蝙蝠本身沒有影響 ➝ 如果看到受傷的蝙蝠,不要徒手撿起牠,否則會有感染疾病的風險

 

 蝙蝠是短命的動物? 

正好相反,蝙蝠通常是健康而長壽的動物,許多蝙蝠可以活個好幾十年,壽命是同體型動物的3倍多

 

  被蝙蝠咬到一定會感染狂犬病?

全世界只有<0.5%的蝙蝠帶有狂犬病毒,而且帶有狂犬病毒的蝙蝠幾乎不會主動攻擊人,除非你將牠抓在手上,基於自衛才會咬你

台灣沒有帶有狂犬病毒的蝙蝠,反而被鼬獾、白鼻心、野狗、狐狸等動物咬到,還比較容易感染到狂犬病;不過不代表被蝙蝠咬會安全無虞,蝙蝠仍然帶有許多病菌和病毒,能避免被咬到才是上策,如果在路上看到受傷的蝙蝠,一定要戴上手套才可以撿起牠

咬到就快點打疫苗,症狀發作就沒救了-狂犬病


Copyright © 2017 台灣永續聯盟 & 黃金蝙蝠生態館 版權所有http://www.goldenbat.org.tw/faq/bat

04.jpg

(戴上手套後才可以接觸蝙蝠)

 

ʚΐɞ 觀察蝙蝠  介紹這麼多蝙蝠的資訊,讀者是不是有興趣想要一睹蝙蝠的風采,可是神出鬼沒的蝙蝠很難遇到,要怎麼提高看見蝙蝠的方法呢?

 

時間  夏天晴朗的清晨或是傍晚因為夏天是蝙蝠活動最頻繁的時候,而且蝙蝠是夜行性,通常會在清晨或傍晚出來覓食;如果下雨天,不只人類連蝙蝠也不喜歡出來活動

 

地點 

 路燈下:台灣蝙蝠大部分是食蟲性,清晨或是傍晚時昆蟲會因為趨光性而聚集在路燈附近,路燈宛如變成蝙蝠的自助餐廳

▶ 蝙蝠棲所外:如果知道蝙蝠的巢穴,傍晚時在蝙蝠的棲所外觀察也不錯,但是記得不要隨便進入棲所內,沒有人希望陌生人擅自闖入自己的家,運氣不好的話,蝙蝠再也不敢回家了!

- 樹棲型,遠遠在樹旁邊而不是樹下觀察

- 洞穴型,靜靜在蝙蝠洞外等候觀察,不要進去、也不要大聲喧嘩

 

觀察技巧  如何判斷觀察到的是鳥還是蝙蝠?

▶ 利用微弱的月光或是路燈,觀察飛翼的透明度,如果半透明就是蝙蝠、如果不透明就是鳥類

▶ 觀察飛行方式,蝙蝠常常會急轉彎飛行、鳥類大多呈現弧線飛行或是滑翔移動

 

未命名.png

(蝙蝠和鳥類飛行的差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吸血蝙蝠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ddypoppy 的頭像
    daddypoppy

    daddy-poppy's 藥學跟動物世界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