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白化-678x381.jpeg

你覺得絢麗的珊瑚是動物還是植物,讓我們一啟探索吧!

 

🌵 珊瑚  珊瑚是由「珊瑚蟲群體」和珊瑚蟲建造的「骨骼」的通稱 ➝ 珊瑚是ㄧ種動物

▶ 珊瑚蟲是ㄧ種刺絲胞動物,體型多為圓柱體,一端附著在海底的岩石上,另一端有口器,口器的周圍有觸手,可以捕捉飄過來的浮游生物

 

images.jpg

(珊瑚蟲)

 

🌵 繁殖   珊瑚蟲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方式

 

有性生殖  目的是增加遺傳變異性,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孵育幼生型  珊瑚蟲將受精卵留在體內發育一段時間,再將實囊幼生釋放到水中,實囊幼生會尋找適合的著生地點,進行變態發育成新的小珊瑚蟲

配子釋放型  珊瑚在每年的春天集體生殖,雌雄性珊瑚蟲分別把大量卵子跟精子排放到海水中,進行體外受精

(受精卵 ➝ 實囊幼生 ➝ 幼蟲附著在基底  變態發育成珊瑚蟲)

▶ 集體生殖可以增加受精的機會,後代存活的機會比較大;雖然集體生殖會引來各種海洋生物前來捕食,只要讓敵人飽餐一頓,剩下的卵就可以生存(人海戰術)

 

maxresdefault.jpg

(每年農曆三、四月,墾丁珊瑚產卵的壯觀畫面)

 

無性生殖  目的是增大群體,遺傳變異性小

斷裂生殖  珊瑚群體自發性或是遭受外力折斷(波浪、動物),形成裂片或斷枝掉落在海底,如果掉在適合生長的環境,珊瑚裂片會固著在掉落處,形成一個新的珊瑚群體,增加珊瑚群體數目

出芽生殖  在原本的珊瑚蟲外(或是體側)形成新的珊瑚蟲,或是珊瑚蟲在觸手內分成兩個珊瑚蟲,形成的新珊瑚蟲會和原珊瑚蟲相連

未命名.png

(珊瑚蟲的出芽生殖)

 

🌵 珊瑚礁  珊瑚蟲形成的一種結構

機轉   珊瑚蟲吃東西消化後,會分泌出石灰質(碳酸鈣),珊瑚蟲利用這些石灰質當作建材,替自己柔軟的身體蓋房屋,雖然珊瑚蟲的房屋只是個細小的管子,不過牠們群居在一起、比鄰而居,隨著時間推進,舊一代珊瑚蟲死去後的骨骼會形成礁體,繁衍出的新一代珊瑚蟲會在礁體上蓋起新的家,不斷重疊的向海面建築

➪ 珊瑚礁是後一代珊瑚蟲在前一代珊瑚蟲的骨骼上繁殖,不斷擴大所形成的結構

通常珊瑚礁長到水面就不會繼續生長了,因為大多數的珊瑚蟲不能在水面上生長,少數可以在水面上生長的珊瑚蟲也無法長時間脫離水域

影響因子  溫度是影響造礁珊瑚生長的重要因素,海水的年平均溫度不低於20℃,珊瑚蟲才能造礁,最適合的溫度範圍是22℃-28℃,這也是珊瑚礁、珊瑚島都分布在熱帶或是亞熱帶海域的原因

分類  依地理分布的不同來分類

深水珊瑚礁  位於水深200-1000公尺間,目前發現到最深的深水珊瑚礁達到3000公尺,因為環境穩定,經過數千年的時間,慢慢長到數公尺這麼大

▶ 不像熱帶珊瑚可以利用陽光當作能源,而是利用周圍水域的營養物質當作能源

▶ 珊瑚礁生長速度非常緩慢,每年可能只有生長1mm

熱帶珊瑚礁  生活在水深50公尺以內,水溫常年高於20°C的地區

 熱帶珊瑚礁內的珊瑚蟲和藻類共生,藻類需要充足的陽光行光合作用,替珊瑚蟲提供營養,必須生活在海洋的透光層;如果沒有藻類共生的珊瑚礁,生長速度會非常慢,很難達到一定的規模和結構

▶ 分佈:一般位於北緯30°至南緯30°之間的海域,而且也要遠離大河口注入的近海地區,因為大河會帶入許多陸地上的物質、營養物,把海水攪混,不利於珊瑚蟲的生長

 

250px-20_Grad_Isotherme.png  

(水溫常年高於20°C的地區,才可能有熱帶珊瑚的存在

 

珊瑚礁形態 

 

岸礁  也稱為裙礁,沿著大陸或是島嶼的岸邊生長發育

 

小琉球珊瑚群礁1.jpg

(小琉球珊瑚群礁)

 

堡礁  離海岸有一定距離的地段內,沿著海岸線分佈的堤狀礁體

▶ 堡礁和海岸間是ㄧ個淺水潟湖

 

B1E19390-3E0F-9491-8D86-213A26CDF995.jpg

(澳洲東海岸的大堡礁)

➝ 長達2200公里以上、寬約5060公里,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堡礁

 

環礁   一般由火山島周圍的裙礁(岸礁)演化而成的,經過多年的風化,島嶼逐漸被消磨,最終沉到海水面以下,最後只剩下環繞的環礁

 

1406540579.jpg

馬爾地夫由26個環礁組成

 

sango.png

(三種珊瑚礁形態圖解)

 

🌵 珊瑚顏色

珊瑚蟲和藻類互利共生,珊瑚蟲代謝釋放出的二氧化碳、氮、磷等物質是藻類的養份,藻類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回饋給珊瑚蟲;珊瑚蟲大部分是灰白色的,我們看到的珊瑚的色彩這麼繽紛,其實是共生藻類本身的顏色

部份不靠藻類提供養份的深海珊瑚,看到的顏色就是珊瑚蟲本身的顏色,最著名的就是紅珊瑚,主要生長在水質清澈、光照度低、低溫(攝氏8-20度)的海域

 

bknint-20141008204751095-1008_17011_001_01b.jpg

(紅珊瑚的顏色就是珊瑚蟲本身的顏色)

 

未命名.png

(紅珊瑚常常被用來製作成珠寶、飾品)

➝ 紅珊瑚呈現淡粉紅色至深紅色,顏色持久且帶有光澤,常常被用來製作成飾品或寶石

 

🌵 珊瑚重要性

 

提供生態多樣性  因為珊瑚共生許多藻類,不少吃藻類的魚類會到珊瑚礁附近覓食,或是利用相近的體色擬態,躲避天敵的追緝,這些小魚又會吸引大型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來覓食,珊瑚礁生態系存在著上千種的魚類,生態多樣性很豐富,珊瑚礁群又被稱為海底的熱帶雨林

 

11622037345_53ef9ff1c4.jpg

(海底的熱帶雨林)

 

海洋生物的避風港  許多熱帶海洋生物會住在珊瑚礁形成的洞穴內,例如鸚嘴魚、琪蝶魚、雀鯛、蝴蝶魚等目前在珊瑚礁發現了4000多種魚類;許多海洋生物也以珊瑚礁為家,例如海綿、腔腸動物、蠕蟲、甲殼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尾索動物、海龜、海蛇等;除了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很少在珊瑚礁附近活動,偶爾會到珊瑚礁附近的哺乳動物是海豚

這些生物們在珊瑚礁生態系構成了複雜的食物網

珊瑚礁的生態多樣性

 

海洋天然屏障  珊瑚礁在島嶼周圍形成一道道天然的防風防浪堤,一但珊瑚礁受到破壞,海潮、海浪就容易進入沿海地區

 

🌵 珊瑚白化   珊瑚白化≠珊瑚蟲死掉,白化是因為外在環境改變,共生藻類漸漸的離開珊瑚,珊瑚顏色從繽紛的色彩退回珊瑚蟲本身顏色,也就是灰白色

共生藻類離開後,珊瑚蟲還是可以靠觸手捕捉浮游生物過活,不會馬上死亡,如果環境變好了,共生藻類就會自動回家,就算只剩下一成的珊瑚蟲還活著,都可以慢慢靠著分裂生殖恢復原先的族群;不過如果環境一直沒改善,珊瑚蟲會漸漸衰弱、被吃掉,最後整株珊瑚就會死亡,只留下碳酸鈣骨骼

➪ 白化可以當作一種警訊,是珊瑚發出的最後求救訊號!

 

bknint-20160320162726347-0320_17011_001_01b.jpg

(白化的珊瑚礁,已經看不到繁華的生態系)

 

白化原因

▶ 近海開發:珊瑚礁棲地的減少、近海工業汙染造成大量營養物質流進海洋中 ➝ 熱帶珊瑚礁需要營養少、陽光充分的海水

▶ 破壞性漁業捕撈:使用氰化物和炸藥等

▶ 氣候變遷:珊瑚蟲喜歡生活在20-28度的水域,低於18度或超過30度就可能白化,全球暖化的結果,澳洲大堡礁的水溫常常超過30度以上,大量珊瑚白化摧毀了當地海洋的多樣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ddypoppy 的頭像
    daddypoppy

    daddy-poppy's 藥學跟動物世界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