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詭異的外型和武器般的前肢,很多人看到應該會退避三舍,世界上大約有1800-2000多種的螳螂,分布在世界各地,是昆蟲綱、螳螂目下的物種
🐛 獵食高手 螳螂是肉食性昆蟲,身體許多特化的構造,造就螳螂是個獵蟲殺手
頭部 呈現倒三角型,可以靈活的左右擺動,增加狩獵的視野 ➝ 螳螂是唯一頭部可以轉動180度的昆蟲
複眼 兩顆大大的複眼幾乎占據頭部一半的面積,可以看的很廣
▶ 視力沒有很敏銳,看到的東西是模糊不清的,只能看到活動中的物體,這就是螳螂只會捕捉活體的原因
▶ 頭部長有三顆單眼,加上複眼總共有五顆眼睛(嚇!)
口器 長在倒三角形頭部的下面,從上到下越縮越小,咬合力強
▶ 日本古代民間廣泛使用螳螂嘴咬合的方式,拔除臉上的疣,因此螳螂有「拔疣蟲」的俗名
前肢 特化成鐮刀狀,上面長有尖刺,可以輕鬆的捕捉獵物;後肢比較細長無力,螳螂移動的速度不快,只能使用跳躍的方式移動
➝ 螳螂獵食時,幾乎把全身的力量灌注到前肢上,給獵物致命的一擊
🐛 食性
獵物 螳螂很挑食,只會捕捉移動中(活的)的昆蟲,而且是在地面、葉子、樹枝、花卉中移動的昆蟲,很少會捕食正在飛翔的昆蟲,螳螂有翅膀卻很少使用;除了昆蟲,大隻的成年螳螂也會吃一些小型的脊椎動物,例如小蜥蜴、小老鼠、小蛇、青蛙、小型淡水魚、蜂鳥等小型鳥類…
▶ 會吃掉許多害蟲,可以作為一種生物防治手段
➝ 蜂鳥是比較容易被螳螂補食的鳥類,螳螂通常會刺穿鳥的頭部,吸吮腦髓液
擬態 因為移動的速度不快,捕獵時靠著身體的保護色,擬態環境緩慢的前進,慢慢靠近獵物,然後給予致命一擊
(幽靈螳螂)
➝ 第一眼看會覺得是一片捲皺的枯葉,其實這是幽靈螳螂,原生在馬達加斯加,喜歡高溫高濕的環境,體色大多是枯黃色、枯褐色、焦黑色
(枯葉螳螂)
➝ 枯葉螳螂的胸部很像半片枯葉,一對翅膀收起來後,更像一片完整的枯葉,就連腿也很像葉柄,上面的葉脈也擬態的唯妙唯俏
(蘭花螳螂)
➝ 原產地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尼)的熱帶雨林,因為型態像蘭花而得名,體色有粉紅色、白色,在蘭花上進行擬態,捕捉替蘭花授粉的蝴蝶或是蜜蜂
(魔花螳螂,模擬花朵的外觀)
➝ 具有擬態行為的螳螂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又譽為「螳螂之王」
捕捉過程 當獵物進入可以攻擊的範圍時,前肢就會緊靠在胸前,一動也不動,準備在適當的時機出擊,這種攻擊模式稱為伏擊
▶ 螳螂捕捉獵物的速度,只有0.04秒,非常快速
(伏擊的螳螂)
➝ 螳螂攻擊前,把前肢合攏的預備動作,很像虔誠的教徒祈禱的動作,螳螂也被叫做祈禱蟲,德語把螳螂叫做「祈禱的信女」
🐛 交配、繁殖
秋天是螳螂交配的季節,也是公螳螂最膽戰心驚的時候,求偶時公螳螂會釋放氣味吸引伴侶,當母螳螂接近後,公螳螂會小心翼翼的靠近,很快的爬上母螳螂的身體交配,如果這是一隻饑餓的母螳螂,交配的過程中就會轉頭過來把公螳螂的頭和前肢吃掉,沒有頭的公螳螂還是可以繼續交配,殘存的神經組織還是可以支配生殖器官的功能
▶ 不過部分的公螳螂交配完會馬上飛起來逃走,很少直接在交配中被直接吃掉
(前面是母螳螂,後面那隻是公螳螂)
➝ 公螳螂的體型略小於母螳螂
(螳螂吃螳螂)
➝ 如果母螳螂單純靠捕捉到的小昆蟲來補充蛋白質是不夠的,為了可以產出飽滿的卵,至少要吃掉4-5隻的公螳螂,才可以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公螳螂的犧牲是為了孕育更健壯的後代;母螳螂產完卵後,也會筋疲力盡死去,可以說夫妻倆都為了下一代,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 生活史 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卵 秋末的時候,母螳螂會在樹枝或是草叢中產卵,產卵的時候母螳螂會頭部朝下,腹部朝上
➝ 母螳螂會從尾端分泌出泡沫狀膠質將卵包覆起來,當泡沫狀膠質硬化後,就會形成卵囊,具有保護卵的作用,也能防寒防震
⊙ 零下40度的天氣凍不死卵囊裡面的卵
⊙ 通常一個卵囊內有50-150顆的卵,每一隻母螳螂可以產下4-5個卵囊
幼蟲(若蟲) 卵幾乎都是同時孵化,幼蟲型態跟成蟲差不多,只是少了翅膀
▶ 不完全變態的幼蟲稱為若蟲,除了沒有翅膀和生殖器官,其他形態跟成蟲很接近,生活環境、習性也跟成蟲一樣
(螳螂幼蟲的型態)
➝ 幼蟲吃的東西會隨著蛻皮長大後,獵物從蚜蟲漸漸升級到蒼蠅、蜜蜂、蝴蝶等…
成蟲 螳螂若蟲在最後一次蛻皮前1-2天會停止進食,開始找尋陰涼和安靜的地方,當蛻皮時螳螂無法移動,也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只能靜靜的倒掛,等待蛻皮的過程結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