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車難題 trolley dilemma,一個倫理學的思想實驗,詳細實驗內容在下面
▶ trolley:手推車
難題一 你看到一輛煞車壞掉的電車行駛而來,鐵道上有五名施工中的工人,如果電車持續直行的話,就會撞死這五名工人,而你身邊有一個轉換鐵道的拉桿,不過轉換的另一條鐵軌上也有一名施工的工人,你會為了救五個人犧牲一個人,拉下拉桿轉換電車行駛方向嗎?
(示意圖,工人變成被綁在鐵軌的人)
➝ 英國調查有八成九的回答者選擇改變軌道方向,功能性磁振造造影測試回答者的大腦活動程度,發現掌管「合理、理性抉擇」的額葉部位很活躍,很像功利主義在主導
難題二 你在天橋上看到行駛中的電車,可是電車的煞車壞掉,並且往五名工人的方向前進,如果想要讓電車停下來,可以將你旁邊的胖子推下去,讓很重的物體掉落在電車前面,迫使電車停駛,你會為了救五名工人犧牲胖子,把他推下去嗎?
(示意圖,工人變成被綁在鐵軌的人)
➝ 美國調查有將近八成的人回答「不可以將胖子推下去」,功能性磁振造造影測試回答者的大腦活動程度,發現大腦中掌管「情感」判斷的部位很活躍
❏ 兩個電車難題好像都是詢問受試者是否要犧牲少數救多數,但是兩個題目卻有不同的判斷,這是為什麼呢?
難題二是要親手殺死一個胖子才可以救五人,重點會變成殺人而不是救人;難題一拉下拉桿雖然也害死了一位工人,但是間接殺人可以救活五個人,比直接殺人救活五個人,比較不會有良心譴責的問題
問題的變形 電車難題一是建立在鐵軌上的人的性別、年齡、職業、財富、社會貢獻度、喜好度、熟識度等資訊你完全不知道,如果我們知道鐵軌上的人的資訊呢?判斷會改變嗎?
(小編用自問自答的方式來陳述這些問題)
A 唯一的人是你的親人或好友 ➝ 不拉桿維持電車的軌道,我既沒有做出拉桿間接殺人的事情,也不會危害到我重視的人
B 唯一的人是你很討厭的人 ➝ 不拉桿維持電車的軌道,我不會做出犯法的事情
C 唯一的人是你很討厭的人,另外五個人中有你的親友 ➝ 拉桿改變軌道,雖然間接害死仇人,可是我救了親友跟其他人
D 唯一的人是慈善家,另外五個人是罪犯或毒梟 ➝ 不拉桿維持電車的軌道,理由同A問題
E 唯一的人是罪犯或毒梟,另外五個人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 拉桿改變軌道,理由同C問題
電車問題可以做出很多排列組合,相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把尺,如果是你會怎麼抉擇呢?
💬 公地悲劇 tragedy of the commons ➝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公共資源,因為人們的濫用,導致資源逐漸枯竭
▶ commons:an area of grass that everyone is allowed to use,usually in or near a village 公地、共用草地
➝ 村莊中有一塊大家都可以放牧的公共草地,不會跟村民收取費用,所以村民把自家大量的羊群牛群都放牧在這塊草地,結果牲畜太多,牧草生長的速度趕不上吃草的速度,最後這塊放牧地漸漸荒蕪,草再也長不起來了
心理因素 即使自己不使用公共資源,他人濫用的話,會連帶影響或是損害到自己的權利,因為對他人的不信任,養成個人的自私自利心態,既然其他人也會濫用,那我也沒再客氣的
生活例子
▶ 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工廠排放的廢氣造成空氣汙染(地球大氣是公共財),空汙和霾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看不到遠方景物的日子變多、過敏或呼吸道疾病的人口比例增加
▶ 無止盡的捕撈海產(海洋生物是公共財),導致漁業資源的枯竭
▶ 風景迷人,水質沙質良好的海灘,遊客可以免費參觀使用(海灘是公共財),沒有管理或限制的結果,大批遊客留下的垃圾,破壞了這片海灘原有的風貌;過多戲水的遊客,干擾海洋生物的生態
解決方案
養成自律使用的習慣,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強而有力的組織或政府機關積極的介入是必須的,限制使用數量、訂定法規等方式,保護並延續共有的資源
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工廠排放的廢氣造成空氣汙染 ➝ 限定工廠排放廢氣的標準和排放量,處理過的廢氣才可以排放出去
無止盡的捕撈海產 ➝ 限定捕撈量、規定捕魚的季節,讓小魚可以有繁殖長大的喘息時間
風景迷人,水質沙質良好的海灘,免費遊客參觀使用 ➝ 收費限制遊客數量、限制參觀時間
💬 維特效應 werther effect ➝ 當發生名人或是令人尊敬仰慕的人物自殺的事件,會增加社會自殺頃向的現象,又稱為「自殺模仿(copycat suicide)」或「自殺傳染(suicide contagion)」
▶ 數續顯示,媒體對於自殺的負面報導,是否會增加社會自殺率,還是有待查證
來源 名詞來自於德國的一本文學作品「少年維特的煩惱」
(少年維特的煩惱劇照)
➝ 男主角維特愛上一位有未婚夫的女孩夏綠蒂,但是夏綠蒂最終無法接受維特的愛,維特因而陷入深深的悲傷情緒裡,最後維特穿上和夏綠蒂有很多回憶的衣服,並且舉槍自殺了,當時歐洲的青少年吹起了一陣「維特風」,模仿維特的穿著打扮、使用維特用過的物品、甚至試圖模仿維特自殺
危險因子
▶ 當自殺者的處境和自己相似的時候,模仿者可能會錯把自己當成名人,效法自殺的手法
▶ 模仿自殺者本身帶有一些精神疾病
▶ 類似特質的人聚集在一起,想法和受外在影響程度也會一致,這也是為什麼群體自殺常常發生在療養院、學校或公司宿舍等地方
富士康連續跳樓事件 平常的工作壓力,已經讓員工的神經很緊繃,剛好有人開頭自殺,撐不住的心理壓力的就進而仿效
▶ 自殺的人是親近的人,例如親人、伴侶、朋友等
➪ 如果有提供家庭或是社會支持,可以緩解自殺的傾向
💬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 雙方如果彼此合作,可以替兩人帶來最佳的利益,但是最後卻選擇出賣彼此,反而結果對雙方不利的情形
➝ A、B 兩名罪犯彼此約定不要認罪,之後將兩人隔離並且各自審問,檢察官給了以下三個條件
1、如果兩人都不認罪而且保持沉默的話,兩人皆判刑一年
2、如果一人認罪並且供出對方的罪刑,認罪者獲得釋放,沉默者將被判刑八年
3、如果兩人都互認罪且互相檢舉,兩人皆判刑五年
對雙方都最有利的情況就是都不認罪(合作),但是大部分的人會傾向認罪並舉發(競爭),這是因為雙方都不知道對方會不會背叛自己,一種不信任的心態
生活例子
關稅戰 國家可以選擇提高關稅,保護本土的商品(背叛);也可以跟其他國家達成關稅協定,降低關稅利於彼此商品的流通(合作);如果甲國獨自提高關稅時(背叛),乙國也會提高自家關稅(背叛),兩國商品因為高關稅而失去對方的市場,兩國經濟都會大受影響
➝ 192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部分原因就是美國的孤立主義,提高關稅後歐洲的商品進不來美國,歐洲各國也提高自家關稅,關稅壁壘導致國際貿易量縮減,經濟停滯導致後來的崩盤
商品市價 如果兩家商店彼此達成共識,一瓶飲料賣30元,雙方都有穩定的客源,可以有穩定的收入(合作);但是甲商店無預警降價成一瓶飲料25元(背叛),一樣的商品顧客自然選擇價格便宜的甲店,乙店不甘示弱將飲料價格降到23元(背叛),兩方持續惡性降價的結果,就是一樣的銷售量,但是比較低的營業額
💬 弗林效應 flynn effect ➝ 每世代間的智商(IQ)數值有逐年增加的現象
數據顯示從20世紀開始,智商指數持續增加,例如美國成人現在的平均智商為100,但是在1900年代的美國人智商平均約50-70,其他不少已開發國家也是呈現這樣的趨勢
▶ 抽象問題解決能力的分數增加最多、語文相關的分數反而停滯
原因
▶ 近親通婚減少,雜交下的雜種優勢
▶ 醫學進步減少許多疾病的產生,健康的身體對大腦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 受教育的機會提高,也可以透過媒體和網路時時獲得新資訊,持續的活絡和刺激腦袋
- 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介面學習和使用會刺激腦神經活化
- 過去只能單純從書本獲得知識,現在可以透過實驗、分組討論、戶外實習等多元方式來學習
▶ 受試者可能作過類似的題目,畢竟網路上很多關於智商的小測驗
--- 不過有報導指出,現代的孩子(尤其是1975年後),智商反而逐年降低,來看看這則報導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