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看到超現實主義這個藝術名詞,以為畫風或是藝術風格會超級寫實,結果正好相反,這個「超」是超越現實的意思,跟傳統美學有極大的出入,是現代藝術中發展的很璀璨的一個藝術運動
დ 起源
超現實主義跟先前談的達達主義有很深的淵源,達達主義的發展跟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係,當時的藝術家們根本看不到未來,隨時都會被天上落下來的炸彈炸死,開始瀰漫著一股反戰、反傳統、反現代文明的氛圍,開始亂玩藝術,如果要寫詩,把報章雜誌剪一剪再重新排列組合就是一首新詩,如果要作畫,隨手拿現成的素材拼貼上去,再上面撇個幾筆就是一幅新畫,達達主義顛覆了傳統美學的觀念
後來有一些藝術家覺得達達太負面,對美學過度的破壞沒有任何意義,而且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達達主義義也隨著戰爭結束而失去了活力,一位法國作家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鑽研當時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巨著「夢的解析」,認為人有複雜的內在心理世界需要解開,於是跟巴黎的一些作家們集結起來,一起探討藝術,為超現實主義流派,甚至聯合發表了超現實主義宣言,為近代一個非常有組織架構的藝術團體
▶ 安德烈布勒東:超現實主義的創使人
დ 特色、風格
✋✋ 探索人類無意識的領域「潛意識和夢境」,人類在夢境中有無限可能,例如可以在天上飛、身體可以錯位、可以變成巨人或侏儒、物體可以自由變形等,所以待會可以看到,超現實主義的畫風完全不受現實的拘束,恣意的表現出畫家想要畫的樣子…
👉 現實中兩個完全不相關的事物,可以沒有邏輯或是理性的拼貼在一起
(達利)
➝ 這幅畫將平常不相干的動植物和樂器融合在一起,是不是可以感覺到大象發出低沉響亮的薩克斯風
👉 將人、事、物解剖、重組、變形,常常會出現不成人像的人形,甚至只有出現器官
(達利,oasis)
➝ 人體被解剖開來,右邊的內臟器官似乎跟植物的根莖結合在一起
(達利,the hand)
➝ 超現實主義的畫裡面,常常只會出現單一器官,例如一隻手、一顆眼睛、一張臉、一個嘴巴等
👉 營造視覺錯覺
(達利,偏執狂的容貌)
➝ 乍看之下是不是很像一個人臉側躺在地上,但是仔細看可以發現,其實是畫中人們倚著、坐著、靠著的位置剛好讓你產生錯覺,覺得是畫中大側臉的五官
👉 將事物放在不該放的位置
(瑪格利特,Time Transfixed)
➝ 蒸汽火車怎麼會從壁爐中出來呢?
✋✋ 表現出怪異的畫面,讓觀者感到震驚、驚嚇、壓迫等,編者覺得馬格利特的作品最有這種震驚感
(瑪格利特,La Vie Heureuse)
➝ 植物結出的果實竟然是一個人,會不會讓你有恐怖的聯想呢?
(瑪格利特,The double secret)
➝ 一張臉被撕開放在旁邊,對照著裸露出身體內部的另一個自己,會不會讓你感到壓迫或不舒服呢?
✋✋ 將現實的東西轉變成象徵性的符號,米羅將這個特色表露無遺
(米羅,The farm)
➝ 農場內的農具和植物,雖然都可以辨識,但是已經脫離我們現實中的認知,這些實體都變成比較簡單的符號
დ 超現實主義代表
達利 西班牙的超現實主義畫家,跟畢卡索、馬蒂斯並列為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荒園景色,畫中題材會不合邏輯的拼貼或是解剖,把自己內心或是夢境的世界,用拼貼、解剖、交錯、融合的方式呈現出來,看到達利的畫會覺得是怪誕的、沒有道理的、不符合常理的,因為達利經由畫作來表現他潛意識或是夢境中的瘋狂世界,當然,這跟他本身奇怪的個性也有關係
「我和瘋子的唯一區別,在於我不是瘋子;我和人類的唯一區別,在於我是瘋子」
取材方法 達利有自己的獨特方法來保持創造能量,因為他的靈感都是來自於自己的夢境,可是我們知道當醒來的時候如果沒有馬上紀錄,夢境很快就會遺忘,所以達利會坐在椅子上,將叉子舉放在盤子上打盹,如果睡著後因為身體放鬆,掉落的叉子會敲到盤子上發出聲音而叫醒達利,如果有做夢就即時的將夢境紀錄下來;有些時候為了保持半清醒狀態,達利會站著睡覺直到快暈睡過去
迷戀名人 達利非常迷戀希特勒,甚至會用希特勒的名字替作品命名,例如希特勒自慰、希特勒之謎等
達利曾經說過:「經常像男人夢見女人那樣夢見希特勒」
(達利,希特勒自慰)
➝ 手臂的徽章是納粹的標誌,充滿爭議的題材或人物就被達利這樣畫出來,可見達利多迷戀他
廣告名人 達利視財如命,為了賺錢,什麼合約都簽、什麼事情都做,達利曾經出現在不少的電視廣告中,其中著名的 Chupa Chups(加倍佳)棒棒糖廣告標誌就是達利設計的!
(這個棒棒糖小時候大家都吃過吧?)
性生活 達利的性關係和性生活很複雜,跟妻子維持開放性關係、三不五時舉辦群交派對、據說也有同性戀關係、喜歡打手槍等…
▶ 達利自傳「不可言說的告白」有提到,他喜歡對著鏡子手淫,甚至手淫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性行為
(達利,Le grand masturbateur)
➝ 達利這幅作品表現出他對閹割和女性生殖器有一種恐懼感,甚至提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經歷著覺得自己性無能的痛苦」,所以把性行為轉到手淫上
虐癖 達利承認自己有施虐和受虐的傾向,對達利來說愉悅和痛苦並沒什麼區別,小時後他就喜歡讓自己從樓梯上摔下來,甚至說過「痛苦是微不足道的,快樂才是巨大的」,更扯的是在童年時期,曾經對自己的朋友施暴,趁四下無人的時後,將朋友從橋上的缺口往下推,讓他跌落五米高的橋,朋友受傷後完全沒有任何內疚或後悔的情緒
--- 看完達利的介紹後,的確可以發現他是一個怪人,但是不影響他對藝術史的貢獻,再來隨著達利的畫進入他的潛意識和夢境吧!
代表作品
(內戰的預感,Premonition of Civil War)
➝ 將戰爭的恐懼和憤怒,在繪畫中表現出來,將人體拆散後亂序組合,看起來荒誕恐怖的畫面,隱喻著國家因為戰爭而四分五裂,帶點性暴力的畫面表現出恐懼
(Swans Reflecting Elephants)
➝ 湖面上明明是優美輪廓的天鵝,倒映在水中卻變成笨拙的大象,雙重形象造成視覺上的錯亂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又稱為記憶的堅持、記憶的永恆、軟鐘)
➝ 荒園上可以看到一些柔軟的鐘錶,達利說這是取材於柔軟的乳酪,品嘗入口即溶的乳酪時,腦海裡突然浮現出需要描繪「柔軟」的畫,軟錶的概念就是這樣誕生的,在達利的其他作品,「軟錶」常常會出現
(蜜蜂的飛行,Dream Caused by the Flight of a Bee)
➝ 圖中裸女的左側有一個水果,水果的裂口竄出一條大魚,大魚的大嘴又躍出兩條老虎撲向裸女,另外有一把槍的刺刀點在裸女的肩膀上,海面上還有一個大象用四條長腿走在海面上;許多不搭嘎的東西毫無邏輯的擺放在一起,只因為一個被蜂螫的夢境,這就是超現實主義的精髓,只要能表現出夢境或潛意識就好,不需要跟現實劃上連結
(Geopoliticus Child Watching the Birth of the New Man)
➝ 新人類即將破殼而出,蛋殼縫中流出的不是蛋白蛋黃,而是鮮紅色的凝固血液,帶點真實又不切實際的感覺
(比基尼島的三尊獅身人面像,Three Sphinxes Of Bikini)
➝ 隱約可以看到石像後面的頭髮,有比基尼女郎的樣子,而這個石像也不完全是石像,很像一個人頭從地底冒出來
馬格利特 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跟達利使用繪畫表現出怪誕、奇幻、怪異的夢境不同,馬格利特的畫比較平凡,可是在平凡當中賦與新的面貌,將不相干的事情擺放或是融合在一起,造成突兀、荒謬,有時候甚至有點恐怖的感覺
👉 馬格利特的畫常常會出現戴圓帽子、穿西裝的男子,畫家本人平常的裝扮也喜歡戴著圓帽子,這類的作品常常被認為是自畫像
(Le Lieu Commun)
(戈爾孔達,Golconda)
➝ 在灰藍的天空背景上,許多男人像雨滴一樣從天空降下,而且打扮幾乎一模一樣,都是穿深色風衣、戴圓盤禮帽,恰好也是馬格利特當年最喜愛的著衣風格
(Le fils de l'homme,又稱人子、男人之子、戴黑帽的男人)
➝ 畫中男人的臉上被一顆懸空的青蘋果擋住,留給觀者許多想像空間,其實他的許多作品,常常有很多人物的臉被物體擋住,對於這種創作風格,馬格利特曾經解釋:「我們眼前看到的事物,底下通常還隱藏著別的事物,人們對眼前清楚易見的事興趣不大,反而會想知道被蓋住的是什麼東西」
再看看幾幅臉被擋住的作品…
(The Lovers)
➝ 有一派解釋馬格利特有一段時期畫的人物,為什麼常常被衣布覆蓋住臉孔,他們覺得是小時候馬格利特的母親跳河自殺,當屍體被撈上來的時候,母親的臉被衣物覆蓋住,所以在他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本人並不喜歡這個解釋
(Exercices spirituels)
再看看馬格利特其他的代表作品…
(La trahison des images,形象的叛逆)
➝ 馬格利特畫了一個菸斗後,在下面寫著「Ceci n'est pas une pipe」,翻譯過來就是「這不是一個菸斗」,可是我們並不能反駁他,因為我們的確不可以使用畫中的菸斗,圖像是否可以代替物件,產生哲學上的矛盾,這幅畫變成馬格利特最具代表性的畫作之一
➝ 看起來像一雙靴子,但是前端卻是腳趾的形狀,這幅畫看起來給人一股恐懼的感覺
(光之帝國,L’Empire des lumieres)
➝ 天空明明是白天,屋內的燈和路燈卻開啟了,將白天和黑夜同時表達在一幅畫中
米羅 Joan Miró i Ferrà,畫風帶有天真無邪、貪玩、詼諧的風格,顏色和線條鮮明,很多物件使用記號和元素表現出來,可以看出米羅幻想的世界充滿了愉悅和輕快,很像是佛洛伊德潛意識理論中的本我,只有單純的慾望,就像人類小時後一樣,餓了就哭、開心了就笑,沒有參雜太多的人生經驗
來欣賞米羅始終如一又多樣化風格的作品吧…
(嘉年華的丑角,Carnival of Harlequin)
(荷蘭室內景一號,Dutch Interior I)
(the morning star)
(女人與鳥,Woman and Birds)
➝ 看的出來女人跟鳥在哪裡嗎?米羅喜歡用象徵性的符號來表現出實體,欣賞米羅的作品時必須要有豐富的想像力跟觀察力
(蒙羅奇的磚廠,Tuilerie à Mont-roig)
➝ 這幅畫是米羅的作品中比較看的懂的,使用元素和記號的比例比較少
米羅晚期的作品,圖形元素和記號用的比較少,反而多用粗黑的線條和大色塊去表現他內心的世界,不過不像野獸派那麼寫實,一樣需要想像力去觀察畫中的題材到底是什麼?
(The Birth of a Day)
(Figure and Birds in front of the Sun)
(The Two Friends)
夏卡爾 Marc Chagall,俄國的畫家與作家,作品內容大多是超現實的繪畫,不過夏卡爾曾經說過:「很多人都說我的畫是詩、幻想的、錯誤的;其實相反,我的繪畫是寫實的」「我不喜歡幻想和象徵主義這類的話,在我內心的世界一切都是現實的,恐怕比我們目睹的世界更加現實」 ➝ 雖然夏卡爾的畫看起來很奇怪、很夢幻,卻是發自內心真實的情感和情緒,並不是憑空亂畫的!
主要有兩種畫風最廣為人知…
對祖國家鄉的思念 出生在俄國的猶太家庭,家境貧困,童年時一幕幕回憶都存在於夏卡爾的心中,例如簡陋的木屋、鄉民、流浪音樂家、牛羊馬雞等牲畜,都成為往後創作的泉源
(I and the village)
➝ 透過這幅畫表達對小時後居住的村莊的眷戀,擠牛奶、圓頂教堂、扛著鐮刀的農夫、農村女孩等畫面,都是夏卡爾小時後的回憶;右邊的綠臉人可以代表畫家自己,看著左邊的乳牛,用眼神傳遞對農莊無限的思念
(鄉間生活,Scene champetre)
➝ 樹上的公雞、樹下的羊和農村母女檔,就是夏卡爾懷念的鄉村生活
浪漫的愛情故事 夏卡爾的生命中有三個女人,第一任妻子貝拉(Bella)是他的摯愛,貝拉是俄國珠寶商人的女兒,夏卡爾出生在窮困的農村家庭,門不當戶不對下,真心相愛的兩人不顧家人反對結為連理,夏卡爾有許多畫作都是讚頌浪漫的愛情故事,甚至還有妻子的肖像,表現出他對貝拉濃濃的愛意
「她翱翔在我的畫布上已有多年,引領我的創作」
「那一刹那,我知道就是她,她就是我未來的妻子。她那雙又大又圓又烏溜溜的眼睛,才是我的雙眼,我的靈魂,我已經走進一座新的屋子,再也不能離開它了」
(Bella in Green)
➝ 貝拉的畫像
(The Birthday)
➝ 夏卡爾生日時,因為太久沒有見到貝拉,用騰空飛翔的方式飛過去親他,對妻子的愛戀表達栩栩如生
(艾菲爾鐵塔的新婚夫婦,Les Maries la Tour Eiffel)
➝ 恩愛的夫妻倆、送花的小天使、浪漫之都巴黎的代表建築物、暖暖的粉紅色調,完全洋溢出夏卡爾幸福的內心世界
夏卡爾畫了許多愛情相關的作品,題材不免有擁抱的戀人、花束、穿著婚紗新娘等,也常常可以看到畫中人物輕飄飄的,有了愛讓身體和心情都輕盈起來,夏卡爾可以說是最浪漫的畫家!
(裡面的女主角並不是同一位呦…)
當貝拉去世的時候,對夏卡爾的打擊非常大,夏卡爾的女兒深怕父親感到寂寞,介紹了一位管家維吉妮亞(virginia)給父親,後來變成夏卡爾的女朋友,甚至還生了一個兒子叫做大衛,不過這段感情是不倫戀,因為維吉妮亞是有夫之婦,感情後來就不了了之,兩個人也不太往來了
(華蓋下的新娘,Amoureux au croissant de lune)
➝ 畫中的新娘有兩張臉,金髮是維吉妮亞,黑髮則是貝拉,就算當下和維吉妮亞有幸福和快樂的感覺,但是內心深處第一任妻子貝拉才是他的摯愛、永遠的新娘,無人可以取代
(向過去致敬,Hommage au passe)
➝ 雖然這段感情沒有好結果,但是夏卡爾回想過去的時候,還是會把維吉妮亞和大衛都畫進去,畢竟還是有一段快樂的時光,只不過藍色的色調顯示出貝拉的過世,還是對夏卡爾的內心世界影響很大
失去生命中兩個重要女人後,夏卡爾發現自己還是需要有人給與生活上的協助,於是在相識短短不到幾個月的時間,他娶了娃娃做為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生命中最後一個重要的女人,彼此或許缺乏浪漫和激情,但是細水長流,兩人漸漸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娃娃陪伴夏卡爾的時間長達33年,直到他過世為止,後事也是娃娃一手打理的,所以夏卡爾的畫中,也有不少以娃娃為題材,畫出老夫老妻間的情感
(畫家與他的妻子,Le peintre et sa femme)
(花束下的對話,Conversation Sous Le Bouquet)
--- 同場加映,除了繪畫之外,讀者也來認識一位超現實主義的雕塑家
ron mueck 澳洲的超現實主義雕塑家,使用樹脂和矽膠當作材料,完成的雕塑作品逼真到毛髮、雀斑、皺紋都可以看的見
❏ 雕像真實的風格為什麼被歸類為超現實主義呢?
▶ 以真人等比例去放大或是縮小,巨大的嬰兒會讓你屏息、侏儒般的情侶栩栩如生,可以感覺到他們好像有溫度,因為雕塑實在很逼真,很容易對他們產生認同感,但是他們的大小不符合現實,會讓你產生一股既熟悉又怪異的感覺
▶ 有些雕塑可能只會出現單一器官或部位,例如一顆頭,怪異的風格讓你感到毛骨悚然
▶ 作品幾乎都是人類,探討從出生、青春期、成年、中年、老年、死亡、生殖等生命過程和週期
➝ 真人放大或縮小比例的雕塑、只有單一器官的雕塑,因為雕塑的太逼真,視覺上和頭腦連結上產生一種衝突感
(明明跟真人一樣,為什麼他這麼大隻?為什麼他只有一顆頭?)
➝ 放大的頭顱堆疊在一起,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