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因為新聞事件,上篇文章帶讀者們認識了石虎,打鐵趁熱來介紹新聞中的另一個主角「大貓熊」吧!

 

ailuropoda-melanoleuca.jpg

 

🐼 命名  你會怎麼稱呼↑這隻動物?是「熊貓」還是「貓熊」?這兩種名字好像都有人用過?還是都是指一樣的動物呢?

pandacat bear)」原本是指產於喜馬拉雅山區、體積比較小、皮毛是紅褐色、外型很像貓的動物,西方人後來發現了另一種體積比較大,皮毛是黑白色,外型很像熊的相似品種,為了區別兩者,把體型比較小的動物稱為「lesser panda」或red panda」,體型比較大的動物稱為「giant panda」,因為giant panda」長相討喜又瀕臨滅絕,比較被受重視,panda」也漸漸用來專指giant panda

而中文就用「大貓熊」和「小貓熊」來區別兩種動物,不過叫了好幾十年的「熊貓」還是很多人的習慣啦!

 

ipanews_a21eab4f-6494-4234-9292-a57efbd34f40_1.jpg 

➝ 你可以稱呼團團圓圓大貓熊、大熊貓、熊貓、貓熊都沒關係,但是我跟牠們不一樣,我是「小熊貓(小貓熊)」或「紅熊貓(紅貓熊)」

 

除了正式的學名,大貓熊還有不少俗名,古書中會看到的「貔貅」指的就是大貓熊,又因為大熊貓的牙齒鋒利,可以將村民的鐵鍋咬碎,也被稱為食鐵獸」,看到食鐵獸這個綽號,你還會覺得大熊貓是一種人畜無害的動物嗎?

 

905ab790e4324ebaa98bb7cd70104cf8.jpg

➝ 從古代繪圖來看,大熊貓應該不是一種溫馴的動物

 

🐼 分布  大貓熊和恐龍都一樣是古老的動物,根據化石證實距今100多萬年前的時候,大貓熊分布地區東達中國長江、黃河、珠江流域,南至緬甸、泰國、越南北部,北及北京一帶,由於氣候和地質變遷、人類活動等影響,現在龜縮到四川、陝西、甘肅的高山深谷地區,而且要有豐富的竹林和水源

 

未命名.png

(大貓熊的分布地區)

 

因為只分布在中國地區,加上數量稀少,是中國國寶,再加上黑白相間的毛色和胖嘟嘟的外表,融化不少人的心,在全世界擁有大量的粉絲,也是中國在外交活動中向對方示好的使者,第一隻被送出國的大貓熊「平平」於1955年贈送給蘇聯,變成莫斯科市民最喜愛的動物、中美建交時也將大貓熊「玲玲」和「興興」贈送給美國,大貓熊被視為中國拓展軟實力的重要支柱 ➝ 大熊貓是中國的外交使者

 

未命名.png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標誌)

➝ 世界最大的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於1961成立時甚至以大貓熊為標誌,大貓熊成為瀕危物種保護最重要的象徵

 

🐼 運動、習性

大貓熊只有在發情期或是哺育期時會有兩隻以上的大貓熊一起行動外,平常喜歡獨自生活,每一隻大貓熊都會有自己的活動區域,雄獸的活動區域略大於雌獸;大熊貓看起來懶洋洋又笨拙笨拙的,但其實牠們在某些領域是不錯的運動家

 

640_b5e506d036e0a3d613a169c2cba63656.jpg

➝ 大貓熊可以爬上聳高的樹上,只是動作會比較慢一點

大熊貓爬樹結果卡住

 

bkncn-20180531143213629-0531_05011_001_01p.jpg

(爬上樹後睡著的大貓熊幼獸)

 

未命名.png

➝ 大貓熊其實也會涉水渡河,牠們並不怕水呦,因為野生大熊貓很少見,能看到渡河中的大熊貓當然更罕見囉!

 

🐼 食性

大貓熊正處於一個從食肉動物往食草動物過渡的階段,屬於雜食性動物,ㄧ般人認為牠們只會吃竹子,但是野生大貓熊也會吃草、野果、昆蟲、竹鼠甚至羊等動物,只是竹子還是牠們的最愛,ㄧ天可以吃下20公斤以上的竹子

 

20160331183824ddgc8.jpg

 

❏ 大貓熊主食竹子,但是身體構造卻不適合吃竹子,為什麼這麼矛盾?

大熊貓的消化系統跟食草動物完全不同,只有一個胃,腸子長度也不超過十公尺,腸胃道中還缺乏可以有效消化分解纖維的細菌和鞭毛蟲,大熊貓只能消化17%吃下去的食物,效率非常低,只能靠著長時間大量進食竹葉,才可以產生維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  大貓熊的腸道缺乏合適的菌群,無法充分消化竹子

大熊貓的一個名叫「T1R1」的基因失去活性,造成大貓熊無法感覺到肉類的鮮味,才不喜歡把肉類當作主食

 

糞便  又稱為「青團」,乾燥後可以看到許多細碎的竹節,據說不臭聞起來還帶有一絲竹香,大貓熊的糞便其實有許多用途呢!

▶ 大熊貓的腸胃功能不好,排出的糞便還保留七成的營養,可以當做有機肥料,四川熊貓茶就是用大貓熊的糞便當做肥料種植出的茶葉,是世界上最貴的茶葉

▶ 大熊貓的消化系統只會吸收竹子的多醣類等營養成分,無法利用的竹纖維會透過糞便形式排出來,而且大熊貓進食時會製造出許多竹子殘渣,企業將這些糞便和竹子殘渣統一收集起來,進行造紙作業,因為堆積材料、降解果糖、獲取竹纖維的流程,熊貓在消化中已經幫人類完成了,替我們省下許多步驟

 

2017_12_20_37615_1513755362._large.jpg

(用大貓熊糞便製造的面紙)

 

d3000463.jpg

(大貓熊的糞便)

 

🐼 繁殖、生育

每年的3-5月是大貓熊的交配季節,雄獸透過氣味尋找雌性的位置,當雙方碰面並且中意時就會進行交配,雄獸會短時間交配多次以確保成功受精

 

未命名.png

➝ 大貓熊的交配時間不長,從半分鐘到五分鐘不等

 

大貓熊的懷孕時間平均135天,大多在每年的89月生小孩,每次產下1-2隻的幼崽,通常只有一隻能活著,剛出生的幼崽眼睛是閉著的,大約要兩個月的時間才會睜開眼睛,快三個月才能夠爬行,7-9個月大時才開始進食少量竹子,不過母乳還是主要的食物來源,母子倆會一起生活大約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孩子才會離開媽媽的身邊

 

未命名.png 

(捕獲野生大貓熊母子)
 

20141203034550899.jpg 

(剛出生的大貓熊寶寶)

➝ 剛出生的幼崽大約只有100公克左右,身體是粉紅色,和成年大貓熊的形態差別非常大,因為胎兒如此的小,媽媽懷孕時的外觀、體型,沒有明顯的變化

 

為了提供足夠的乳汁可以餵養孩子,媽媽必須吃足夠的竹子才行,大貓熊媽媽每天會離開幼崽好幾個小時外出覓食,因為這點習性,讓1990年代以前的研究人員推斷幼崽遭到遺棄,收養這些被誤認為「遺棄」的幼仔,但是人工飼養下的大貓熊自然發情率很低,造成當時的人工繁殖很困難

▶ 野外大貓熊成年後表現出繁殖行為的比例是100%2000年時圈養的大貓熊只有26%會發情

不過隨著技術改進,現在大多採用人工受精的方式,甚至有些動物園會讓大貓熊觀看同類交配影片的方式,教導牠們如何繁殖和交配,經過多年的努力,在2016年底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大貓熊的受威脅等級從「瀕危級」降為「易危級」!

 

🐼 壽命  大貓熊的一歲等於人類的三歲,野生大貓熊的壽命一般為15-20歲,飼養的大貓熊可以達到30歲以上,目前最長壽的熊貓是住在香港海洋公園的雌性貓熊「佳佳」,在 2016/10/16 以 38 歲的高齡去世

 

--- 介紹完大貓熊的知識後,讓我們回到「主題」,大貓熊是一種溫馴的動物嗎?

 

大貓熊是哺乳綱、食肉目、熊科下的動物,古時候的大貓熊是食肉動物,現在雖然往食草動物過渡,但是身體構造還是保留著食肉動物的特徵,除了消化系統之外,牙齒排列方式和鋒利程度,別說是前面提到的鐵鍋子,甚至能一瞬間咬斷羊的脖子,當你三生有幸遇到野生大熊貓的時候,不要以為你很幸運,想要接近牠、摸摸牠,該想的是要如何保持安全的距離,如果牠剛好餓肚子或是牠身旁有幼崽,你就有被攻擊的危險,大貓熊的爪子和牙齒碰到你,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  大貓熊的咬合力在食肉目動物中,排名第五,僅次於北極熊、老虎、棕熊、獅子,可以一口咬斷人類的腿骨

 

上網搜尋新聞,不乏有飼養員被大貓熊攻擊的例子,不要被牠可愛的外表所欺騙,野生動物就是有野性,就算被眷養的大貓熊,牠還是有銳利的牙齒和爪子,只可觀不可褻玩焉

 

images (1).jpg

(大貓熊咬死動物圓的孔雀)

 

未命名.png

(大貓熊正在啃食牛羚的屍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