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oncerned-father-infant-AdobeStock_240459629-OG-TW.jpg

幾年前在診所上班時,突然一對父母抱著全身癱軟的小孩衝進診間,小孩全身不停的抽搐、眼球微微上吊,模樣看起來非常嚇人,醫師跟護理師做了簡單的處置,孩子的情況漸漸好轉,不過還是沒有清醒過來,以防萬一還是轉診去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當下剛進職場的我,以為是很嚴重的急症,心繫著小孩會不會有大礙,父母後來回診有談到這件事情,醫院檢查後沒有發現神經、癲癇的相關問題,推測可能是發燒引起的熱痙攣(febrile seizure,雖然這是一種良性疾病,發作後很快就會自行好轉,極少留下後遺症,可是自己的孩子在發作時恐怖的模樣,做父母的一定會手忙腳亂、留下恐怖的經驗和回憶!

文章會解開熱性痙攣的疑惑,希望已經當爸媽的讀者,如果未來自己的小孩真的碰到一樣的情況,不要過度擔憂,並且在當下進行正確的處置,知己知彼百戰百戰,因為認識並且了解疾病,遇到了也不會過度慌張而亂了手腳

 

👽 熱痙攣前言  跟熱性痙攣只差一個字,醫學定義上卻差很多,熱痙攣不是熱傷害,而是一種良性疾病、發作後很少有後遺症,熱痙攣是兒童抽搐最常見的原因,做父母的一定要了解它!

認識熱性痙攣

 

👽 流行病學  通常發生在<6歲的兒童,不過<6個月的嬰兒很少發生,以1-2歲最常見,長大到5-6歲後就很少發生熱痙攣了;大約三成的兒童會在初次發作後的一年內復發,如果年紀比較小(<1歲)時發作,復發率會增加到五成;如果是單側抽搐或是抽搐時間超過15分鐘,復發率高達八成

▶ 六個月-六歲的孩童是高危險族群

熱痙攣跟家族性遺傳有正相關,如果父母小時候有熱痙攣的病史,小孩發生熱痙攣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 發病特徵、症狀   外國父母拍攝正在經歷熱痙攣的孩童

 

3.png

 

發燒(溫度單位為攝氏)  體溫會燒到至少超過38度,發燒到3940度也很常見!

通常在發燒後的24小時內會出現抽搐現象,前一秒孩子可能還在正常的玩耍活動,可是下一秒突然抽搐,緊急送到醫院量體溫後才發現小孩正在發高燒 

▶ 發燒的溫度越高、或是體溫升高的速度越快,越容易誘發熱痙攣

 

❏ 為什麼發燒會讓孩童有抽搐的症狀?

發燒會讓神經細胞興奮,尤其三歲以下的小孩,腦部發育尚未成熟穩定,對抗抽搐的抑制機轉尚未發達,導致體溫急速升高時容易發生抽搐;隨著年齡增長,腦部逐漸成熟穩定,越來越不會因為發燒而抽搐,這也是兒童到了56歲後,很少發生熱痙攣的原因

 

抽搐    手腳會不自然的抽動、全身無力、目光呆滯、眼睛往上吊、嘴唇發黑、牙關緊閉、甚至突然失去知覺,對周遭沒有出現任何反應

當下通常只會發作一次,抽搐時間數十秒到數十分鐘都有,通常小於15分鐘 ➝ 如果當下發作很多次、發作時間超過15分鐘,要懷疑是否有其他疾病造成的痙攣

 

febrile-seizure-2.jpg

(或許發作時間不長,可是對於第一次面對抽搐發作的父母,就好像一輩子這麼長)

 

後遺症  大部分小孩在抽搐後的幾個小時內就會清醒,除了繼續發燒,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熱痙攣是一種良性疾病

 

👽 如何診斷  熱痙攣雖然是良性疾病,可是發燒造成的抽搐不一定就是熱痙攣,必須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例如腦膜炎、腦炎、藥物中毒、電解質不平衡、頭部外傷、代謝疾病等 ➝ 排除腦膜炎最重要,根據病情或年齡決定是否要作脊髓液檢查

腦部斷層檢查是不建議的,因為正常或不正常的腦波結果,都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熱痙攣的復發率或是續發成癲癇的可能性;除非懷疑孩童有腦部病變,例如小孩子腦神經發育遲緩、局部性抽搐、抽搐後有局部肢體無力的情形,才需要進一步做腦波或腦部掃描

 

page.jpg

(脊髓液檢查)

➝ 醫師用小針在孩童的下背部穿入,取出少量的脊髓液體,檢查是否有腦膜炎,看起來很可怕,但是就跟打針一樣,對孩童不會造成任何傷害或是後遺症

 

👽 治療  熱痙攣發作一段時間後會自己停止,而且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不需要藥物治療但是必須檢查或是追查造成發燒的原因,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玫瑰疹、中耳炎、泌尿道感染、施打疫苗引起的發燒、急性腸胃炎等疾病都可能誘發熱痙攣,嚴重的腦膜炎、代謝性疾病也會誘發熱痙攣,不可以輕忽背後的原因 

➝ 不需要治療熱痙攣,而是要追查造成發燒的原因並且排除它、視情況控制高燒,可以服用解熱鎮痛藥,例如普拿疼、NSAID

 

👽 發作時處置  如果小孩子在家時突然熱痙攣發作,下面提供正確的處置,提供父母參考和學習

 

🔎 將小孩子移到平穩安全的地方後躺好熱痙攣是一瞬間發生的事情,可能上一秒孩子還在看電視、玩玩具、讀書,下一秒就突然抽搐、眼睛上吊、甚至失去知覺而倒下,撞擊地面或碰撞傢俱時造成的傷害,遠比熱痙攣本身還嚴重

將小孩子慢慢扶到或移到安全的地方躺好,移開危險的物品,例如熱水壺、玻璃、尖銳物品

 

3-1.png

➝ 可以用毛毯或枕頭墊在孩童的頭部,避免抽搐碰撞造成二次傷害

 

🔎 移除身上多餘的東西影響呼吸的衣物(衣領、第一個扣子)、飾品(眼鏡、手錶、戒指),這些飾品在症狀發作時可能會割傷自己

 

🔎 維持呼吸道暢通將孩子的頭側向一邊,確保口腔內的液體不會嗆到或噎到,維持呼吸道暢通;如果孩童口中有食物,平躺後溫柔的將食物移出口外,避免食物堵住呼吸道、或是吸入到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

 

未命名.png

(復甦姿勢)

➝ 除了側躺,也可以採取復甦姿勢,因為孩子在癲癇或熱痙攣時不會吞嚥口水,復甦姿勢可以避免大量唾液累積在呼吸道內而無法呼吸

 

🔎 量體溫如果發高燒,視情況使用退燒塞劑

 

🔎 避免做下列事情,反而有害

▶ 為了壓制痙攣,緊壓或束縛住孩童的身體

▶ 放任何物品到孩子的嘴巴中: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早期的人認為小孩子在抽搐時會大力咬斷自己的舌頭,所以要放湯匙、木棍到嘴巴中;事實上抽搐發作時舌頭會內縮,根本很難咬斷舌頭,反而塞入的東西會堵住呼吸道,或是造成牙齒斷裂後掉入呼吸道,或是造成口腔挫傷和撞傷

▶ 不要餵小孩喝任何東西,避免嗆到

▶ 不建議人工呼吸,除非停止抽搐後孩童沒有呼吸

 

🔎 記錄發作時間和結束時間發作時間的長短,是醫師判斷疾病的依據,如果熱痙攣發做超過15分鐘,可能有其他疾病在作祟,必須要找出來並且治療

也可以錄影小孩發作時的情形,因為手忙腳亂的時候,父母可能無法觀察到細微的症狀,提供的錄影畫面可以讓醫師參考,作為診斷疾病的線索

記錄熱痙攣發作時的影片

 

進行這些處置後,雖然小孩的抽搐症狀會逐漸消失,不過建議就醫檢查,因為無法保證這次發作是不是單純的熱痙攣,交給專業的醫療人員確診,父母也比較放心;父母千萬不要驚慌,熱痙攣不會讓小孩有生命危險,幾分鐘後症狀就會自己消失,抽搐期間做好正確的處置、送醫檢查,這是父母能做到而且最好的事情了!

 

👽 相關問題

 

❏ 熱痙攣會轉變成癲癇嗎?  單純熱痙攣不會轉變成癲癇,不過發燒可能會誘發癲癇發作,單純的熱痙攣或是癲癇的判斷跟鑑別很重要,兩者治療方向不同、預後也有很大的差異,當熱痙攣發作時有下面的特徵,就要懷疑有沒有癲癇的可能!

▶ 抽搐痙攣發作的時間超過十五分鐘

▶ 單側肢體抽搐

▶ 年紀<6個月或是>5

▶ 這次的發燒,症狀發作兩次以上  當下通常只會發作一次

▶ 發作後出現單側肢體無力的情形

▶ 患者本身出現生長發育遲緩、神經學檢查異常等狀況

▶ 癲癇家族史

▶ 曾經頭部受過外傷,例如車禍、跌倒、碰撞等 

 

➪ 如果熱痙攣是全身性發作(兩手兩腳、對稱性抽搐)、發作時間<15分鐘、這次病程只發作一次,符合這三項的基本上就是單純性熱痙攣,反之就是複雜性熱痙攣,未來變成癲癇的機率比較高!

 

❏ 有過熱痙攣的小孩,可以接受疫苗注射嗎?

當然可以,雖然有些預防針的副作用是發燒,可能會導致熱痙攣發生,可是利大於弊,可以減少得到麻疹、小兒麻痺、百日咳、日本腦炎、流感等疾病,但是接種前可以告知醫護人員相關病史

 

文章最後給一個大觀念 ➝ 發燒+抽搐≠熱痙攣、熱痙攣≠癲癇,還是要醫師專業的判斷才能確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