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穿著黑白條紋的斑馬,也是動物園的定番了,斑馬在動物頻道裡,不是飾演背景就是被追殺的獵物,其實斑馬本身也是有許多可以探討的地方呦!
斑馬是奇蹄目、馬科、馬屬、斑馬亞屬或是細紋斑馬亞屬下動物的通稱,地球目前存在著平原斑馬(斑馬亞屬)、山斑馬 (斑馬亞屬)、細紋斑馬(細紋斑馬亞屬)三種斑馬,都分布在非洲大陸上;感覺上斑馬是非洲常見的動物,但是受到人為獵殺和棲息地破壞的影響,數量受到很大的影響, 山斑馬和細紋斑馬已經被列為瀕危動物了
🐎 特徵、外觀
鬃毛 斑馬有立起的鬃毛,仔細看鬃毛也是黑白相間的
皮膚 斑馬皮膚其實是黑色的,覆蓋在皮膚上的毛髮在胚胎發育早期是純黑色的,到了胚胎發育晚期因為黑色素的生成被壓抑,才逐漸出現白色條紋
➝ 斑馬是黑色皮膚、黑毛與白毛相間的動物
(斑馬的陰影紋)
➝ 部分斑馬因為黑色素的抑制不夠徹底,會在白色條紋中次生出淺棕色條紋,稱為陰影紋
斑紋 斑紋是斑馬的最大特徵,每隻斑馬的斑紋都不一樣,就好像人類的指紋可以用來辨識身份;除了辨識身份,斑紋被認為還有許多作用…
➝ 在頭部、頸部、前半身的斑紋是豎直的,後半身、腳的斑紋是橫條的
偽裝 斑馬的天敵獅子仰賴的不是視覺,而是利用嗅覺或聽覺來捕捉獵物,斑馬的條紋偽裝似乎沒什麼效果
➝ 從人類或獅子視角看斑馬,差異性其實不大
調節體溫 傳統上認為白色毛髮可以反光和降溫、黑色毛髮則可以吸收光線和升溫,不過對斑馬跟其他野生動物進行熱成像測量,發現斑馬不會比身邊的其他動物更涼爽
--- 科學家比較採信以下兩點論證
吸引異性 受過傷的斑馬紋理可能會比較亂,斑馬擇偶時會觀察對方斑紋來判斷對方的健康狀況
驅蟲 純色馬和斑馬放在一起,觀察到馬蠅會停留在純色馬身上比較久的時間;如果給純色馬批上黑色外套、白色外套、條紋外套,觀察到停留條紋外套的馬蠅數量遠遠低於黑色或白色外套,同時沒有披著外套的頭部,吸引到的馬蠅數量差不多 ➝ 馬蠅不喜歡條紋紋理
可能是黑白條紋會產生一種視覺錯覺,馬蠅逼近時會擾亂牠們的運動模式,使牠們無法正常降落
➝ 棕色馬批上條紋外衣後,馬蠅比較不會停留在條紋外衣上
斑紋病變 體內的黑色素失衡,導致小斑馬無法產生正常的黑白條紋,因為黑白相間的斑紋有重要的功能,通常特殊斑紋的小斑馬都無法健康的長大,雖然看起來像小鹿斑比一樣可愛,卻背負著沉重和悲慘的命運
(條紋病變的小斑馬)
🐎 禦敵能力
感官
► 斑馬的眼睛長在頭部兩側,視野比較闊,黑暗環境也能看到其他東西(夜視能力比肉食動物弱)
► 聽覺靈敏,補償夜視的弱點,可以防止夜間時被肉食動物輕易的捉到
► 味覺、嗅覺也不錯
行動力 速度上雖然比馬慢一點,但是耐力比較好,可以長時間奔跑,而且奔跑時能突然轉彎,使敵人很難捕捉到牠們
後踢 逼不得已的時候,斑馬會後踢攻擊掠食者
(後踢擊中獅子)
🐎 食性 斑馬是草食性動物,樹枝、樹葉、草、灌木、樹皮都吃,消化系統能力強,可以在低營養條件下生存,這是牠們的優勢
🐎 社會性 斑馬是高度社群性的動物,斑馬亞屬下的平原斑馬、山斑馬會有家庭結構,家庭由一隻雄性斑馬+數隻雌性斑馬+小斑馬組成,性成熟但是還沒交配的雄性斑馬會單獨生活,或是跟其它雄性斑馬一起生活,直到有能力去挑戰有家室的雄性斑馬為止
(山斑馬或平原斑馬幾乎都是一群一群的活動)
➝ 當斑馬群被掠食者攻擊時,成年斑馬們會組成一個圓形,將未成年的斑馬留在圈內,藉以躲避掠食者
細紋斑馬亞屬下的細紋斑馬比較不一樣,牠們沒有固定的社會關係,很少群居一起生活,成年的雄性斑馬會獨居、未成年斑馬則跟母親一起生活、性成熟但還沒交配的雄性斑馬可能會單獨生活,可能會跟其他雄性斑馬一起生活,不過這種關係不太固定
(成年的雄性細紋斑馬會傾向獨居生活)
➪ 平原斑馬、山斑馬的社會性>細紋斑馬;山斑馬、平原斑馬的幼兒由母親和群體中的成年斑馬們一起保護,細紋斑馬的幼兒通常由自己的母親保護
🐎 斑馬線 我們認知中的斑馬線可能實際上的斑馬線有落差呦,斑馬線其實是一種統稱,在台灣的斑馬線可以被細分為枕木紋行人穿越道、斑馬紋行人穿越道
枕木紋行人穿越道 線型是枕木紋白色實線(有些地區會使用淺黃色),設置在交岔路口,目的是讓穿越路口的行人可以集中在固定的地點通過
認知中的斑馬線,其實使用「枕木紋」行人穿越道這個名詞比較合適
斑馬紋行人穿越道 線型是兩條白色平行實線內插著白色斜紋線(有些地區會使用淺黃色),設置在道路中段且行人比較多的穿越地點,讓車輛提高警覺,遇到行人穿越時要禮讓行人
➝ 這個才是「斑馬紋」行人穿越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