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jpg

胰臟發炎已經會讓你痛不欲生,如果胰臟長出癌細胞呢?

胰臟癌被稱為癌症之王,不少演藝圈的名人都被胰臟癌奪去生命,雖然胰臟癌跟其他癌症相比發生率並不高,但是發病率幾乎等於死亡率,在2018年的十大癌症中胰臟癌排名第八,預估未來幾年排名可能會持續上升

 

❏ 為什麼胰臟癌的死亡率這麼高?

▶ 早期發現不易:胰臟位於腹腔深處,躲在腸胃道的後面,造成檢查不易,臨床上大約八成以上的案例被診斷出是胰臟癌時,已經是癌症晚期或是末期,這個時侯已經無法開刀了早期胰臟癌也幾乎沒有什麼症狀,如果出現症狀,也很容易被當成是腸胃道不適而被忽略

▶ 復發率高:有機會開刀的病患,大約有八成會在術後復發

 

💢 胰臟知識複習  簡單回憶胰臟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詳細了解可以參考胰臟發炎

 

位置  胰臟位於腹腔中,藏在胃臟的後面,是一個狹長型的器官

功能

▶ 外分泌:分泌消化液(胰液)進入小腸中分解食物

▶ 內分泌:分泌胰島素、升糖素,調控血糖濃度

 

💢 胰臟癌危險因子   不表示這些族群一定會罹患胰臟癌,只是比其他人有更高的危險機率

▶ 老菸槍:菸被稱為百毒之首不是沒有原因的,就算戒菸也要經過十年,才能恢復到一般人的罹癌機率

▶ 酒鬼:酗酒的人容易引起胰臟發炎,胰臟長期發炎容易誘發癌細胞生長

▶ 疾病:慢性胰臟炎、糖尿病患等

▶ 家族史

▶ 年紀:通常罹患胰臟癌的患者都是>45

▶ 肥胖者

▶ 飲食習慣:喜歡攝取紅肉、脂肪

▶ 基因:BRCA1BRCA2基因突變者,罹患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胰臟癌等風險會比較高

 

💢 胰臟癌症狀  因為胰臟癌的症狀比較容易被當成其他消化道疾病而被忽略,如果自身是高危險族群又出現下述症狀時,就要提高警覺,建議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未命名.png

➝ 台灣胰臟癌患者的腫瘤大約60%長在胰臟頭部,20%長在胰臟體部或尾部,剩下20%的癌細胞可能會轉移到其他部位,患者的臨床表現會依據腫瘤位置的不同而有差異性

 

黃疸  腫瘤如果長在胰臟頭部,因為位置靠近總膽管,腫瘤壓迫到總膽管時會阻塞膽汁分泌,患者會出現黃疸

▶ 黃疸比較容易發現,長在胰臟頭部的腫瘤會比較容易早期發現

腹痛  上腹部內靠近胃部的疼痛,有時候疼痛感會延伸到後背,通常飯後、躺下來時會加劇疼痛感,要往前彎才會緩解

▶ 如果長期腹痛,經過一般治療後效果還是不如預期,可以考慮做詳細的檢查,排除胰臟癌或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痛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許多癌症末期時會出現沒有食慾、體重減輕的症狀,但是胰臟癌初期時,患者可能就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 黃疸、腹痛、體重減輕是胰臟癌的三大典型症狀,也可能出現沒有食慾、噁心、疲倦等症狀

 

💢 胰臟癌診斷

 

生化數值  腫瘤指數CA19-9,就算檢驗結果異常先不要太緊張,不代表一定罹患癌症,可以先跟醫師討論,如果是危險族群、本身有危險因子、甚至有相關症狀(腹痛、黃疸、體重減輕等),醫師會替你安排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除了胰臟癌,胃癌、大腸癌、膽管癌、膽囊癌、肺癌、子宮肌瘤、卵巢腫瘤或是水泡、大腸息肉、慢性肝炎、膽道阻塞、肺部疾病、身體發炎等因素,都可能會造成CA19-9升高,而且就算數值正常也不一定沒有胰臟癌,腫瘤指數只是進行一個初步、粗略的篩檢,如果發現數值異常,是一個可以督促你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的工具!

 

❏ 什麼是腫瘤指數?

因為癌細胞會產生一些物質,或是人體對癌細胞反應後間接產生的物質,這些物質在癌症病人的血清、尿液、腫瘤組織中會高於正常人的數值,提供早期診斷是否有癌細胞的一種方法

 

❏ 現在有理想的腫瘤指數嗎? 沒有,理想的腫瘤指數要具備敏感(sensitive)、特定(specific

敏感性  當腫瘤很小的時候(影像檢查都看不到癌細胞),腫瘤指數已經上升了

特定性  不只要器官特定,也要惡性特定,下面以肝癌當作例子

當病患罹患肝癌時,肝臟腫瘤指數會上升,其他癌症不會影響肝臟腫瘤指數(器官特定),連肝臟良性疾病,例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也不會影響肝臟腫瘤指數(惡性特定) ➝ 目前沒有理想的血清腫瘤標記

 

❏ 除了CA19-9常見的腫瘤指數有什麼?

 

未命名.png

 

甲型胎兒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肝癌常用的腫瘤指數

AFP在胎兒時期製造,出生後血中濃度會快速下降(成年人<20 ng/mL),當罹患肝癌、卵巢癌、睪丸癌、特殊胃癌、肝硬化、急性肝炎、懷孕時,甲型胎兒蛋白(AFP)都可能會升高 ➝ 不理想,不具有器官特異性

 

上皮癌胚胎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大腸癌常用的腫瘤指數

當罹患大腸癌、乳癌、胃癌、胰臟癌、肺癌、卵巢癌、攝護腺癌、消化潰瘍、慢性氣管炎、肝膿瘍、酒精性肝硬化、憩室炎、老菸槍等狀況,上皮癌胚胎抗原(CEA)都可能會升高 ➝ 不理想,不具有器官特異性

 

攝護腺特定抗原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攝護腺癌常用的腫瘤指數

正常男性的【PSA】濃度低(<4 ng/mL),罹患攝護腺癌、良性攝護腺增生肥大時,PSA都會上升 ➝ 不太理想,但是相對準確了

建議年紀>50歲的男性,每年可以抽血檢測攝護腺特定抗原,如果【PSA】濃度 4 ng/mL,考慮做切片檢查,不過【PSA】濃度正常的男性也不一定安全,還是有部分患者數值正常,卻罹患了攝護腺癌

 

❏ 腫瘤指數的功能?

篩檢癌症(?)  腫瘤指數不建議用來篩檢癌症,因為罹癌病人的腫瘤指數不一定會上升,會引起錯誤的安全感;腫瘤指數就算上升,也不一定罹患癌症或是特定癌症,也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下面兩項是例外)

▶ PSA:對於>50歲以上男性成人,可以用來篩檢攝護腺癌

▶ AFP:對於肝癌高危險群B肝帶原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可以篩檢肝癌,不過敏感度只有六成左右

判斷治療成效  化療期間每個月抽血檢測腫瘤指數,可以提前預測治療效果,例如治療前指數高,但是治療後指數有下降,表示治療可能有效果

▶ 抽血檢測比短期重複進行影像檢測還要方便、經濟

追蹤癌症復發  化療或是手術結束後要定期抽血追蹤腫瘤指數,如果腫瘤指數上升,可以進一步檢查是否復發,雖然不夠準確,優點是方便、無醫療輻射的問題,不失是一個簡便的初步篩檢

 

影像檢查  例如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超音波等影像檢查,可以確診是否有罹患胰臟癌

 

💢 胰臟癌型態、分期

 

癌細胞型態  多數的胰臟癌細胞會長在具有外分泌功能的胰管腺體細胞,可以稱為「胰腺癌」,少數的癌細胞長在具有內分泌功能的胰臟細胞,稱為「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胰腺癌的癌細胞容易轉移擴散,並且侵犯其他血管,許多患者開完刀後才發現,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而且國內患者大多數屬於胰腺癌,預後差、復發率高,加重了胰臟癌治療效果不佳的觀感

 

胰臟癌分期

▶ 一期:腫瘤生長在胰臟內

▶ 二期:腫瘤長到胰臟外面,或是已經侵襲淋巴結

▶ 三期:腫瘤侵犯到附近重要的血管或是神經

▶ 四期:腫瘤轉移到肺臟、肝臟等器官

 

💢 胰臟癌治療

根治的方法就是手術,可是只有少數人被確診時還有機會動手術,通常癌細胞擴散或是侵犯到重要血管或神經時,就無法開刀了,因此胰臟癌一二期的患者,是比較有機會動手術的,就算動手術還是有很大的機會會復發,手術後要考慮接受輔助化學治療改善預後

如果無法動手術的患者只能進行化學治療或是放射線治療,不過整體五年存活率跟其他癌症相比仍然不樂觀<5%

 

➪ 胰臟癌的治療效果不盡理想,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它,戒掉菸酒、控制血糖、減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定期健康檢查,都可以讓你遠離胰臟癌的威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胰臟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ddypoppy 的頭像
    daddypoppy

    daddy-poppy's 藥學跟動物世界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