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jpg

蚊子是昆蟲綱、雙翅目下的昆蟲,廣泛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因為是許多傳染疾病的傳播媒介,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遠比其他猛獸動物多(獅子、鱷魚、老虎、河馬等…),蚊子被蚊蟲控制協會評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

 

🐝 生活史  完全變態,一生中會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從產卵到羽化成蟲的時間長短,跟蚊子種類、環境溫度相關,通常介於4天-1個月

 

👉 卵  

 

產卵地  積水容器內生長的細菌會散發出一種脂肪酸的化學混合物,雌蚊會嗅出這種化學物質,判斷有水的環境是不是適合幼蟲生長發育,確定後才會產卵

產卵方式  不會將卵都產在同一個地方,選擇在多個積水容器中產卵,分散風險、分批孵化,讓後代有比較多的存活機會

性別比  蛹羽化成成蚊的雌雄比是11,但是壽命長短的差異,自然界中雌雄成蚊的比例約51(母多於公)

 

👉 幼蟲    蚊子幼蟲就是孑孓,生活在池沼、水溝、積水器皿等地方

 

食性  孑孓利用口部刷毛產生水流,讓水流向嘴巴,攝取水裡面的有機物質、微生物,不過有少數種類的孑孓會吃其他的孑孓

呼吸  孑孓常常是尾端貼著水面,倒掛在水面下漂浮,孑孓其實正在利用腹部近尾端的呼吸管,呼吸水面上的空氣呢

 

larvas-Aedes-Aegypti-.jpg

➝ 倒掛的孑孓其實在呼吸

 

👉 蛹   孑孓經過四次蛻皮後會發育成蛹

▶ 蛹不吃東西,但是可以在水中游動

▶ 卵、孑孓、蛹都是在水中生活,只有成蟲時期不是(你有看過蚊子在水裡游泳嗎?)

 

22245-04.JPG

(蚊子的蛹從側面看起來有點像逗點)

 

👉 成蟲  自然條件下,雄蚊交配後可以活大約7-10幾天,雌蚊至少可以活個1-2個月

 

🐝 交配

雄蚊在性成熟後才開始準備交配,不過雌蚊破蛹時就已經可以準備交配了,不少雄蚊會守在蛹旁邊,等到雌蚊破蛹而出的那一瞬間,飛上去與牠交配(戀童癖?),除了守在蛹旁邊,雄蚊也會在哺乳類或人類旁邊尋找正在吸血的雌蚊,邊振翅邊尋找對象,雌蚊傾向於選擇年長的雄蚊發出的翅膀振頻

找到對象後就可以進行交配囉!大部分會發生在空中,雄蚊是主導方,雄蚊的腹部有類似鉗子的結構,可以抓住雌蚊不要讓牠亂跑(兩隻手壓著女方?),雄性的生殖器官在抓住雌蚊後,會插入雌性的生殖道中交配,交配的時間很快,十幾秒就結束

雄蚊性成熟後會一直找尋交配對象直到死去,大部分的雌蚊一生中只會交配一次,把精子儲存後再分批受精,產卵數量跟環境溫度、吸血量(食物)習習相關,溫度太高太低都不適合蚊子繁殖,最適合蚊子生長的溫度大約攝氏28-30度,因此夏天是蚊子繁殖的高峰期

雌蚊每吸飽一次血就可以產一次卵,一生中產卵6-8次,每次能產下上百顆的卵,等於雌蚊一生中可以生下上千隻的後代,繁殖力非常驚人

 

🐝 口器、吸血

 

吸血原因  吸血目的不是為了飽餐一頓,是為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才有營養可以產卵繁殖下一代;會吸血的蚊子都是雌性,公蚊不吸血,主要吸取露水、花蜜、植物汁液維生,公蚊的口針已經退化了,下顎短小且細弱,無法刺入皮膚,當然就無法吸血

▶ 雌蚊也有不吸血的時後:當雌蚊剛剛羽化、吸飽血、準備產卵時,這些時候都不會叮咬人,蚊子體內的乳酸感測器會暫時關閉

 

口器 

600_phpzQHfSl.jpg

(口器內有六根針各司其職)

➝ 外圍的兩根藍針有鋸齒,可以切開人類的皮膚

➝ 兩根黃針可以撐住皮膚,露出空隙

➝ 紅針負責尋找血管,排出血液中多餘的水分,將紅血球細胞留下並且吸食,六根針中只有這根針具有吸血的功能

➝ 綠針將蚊子的唾液注入血液中,唾液裡含有多種成分可以幫助蚊子吸血,例如抗凝血物質可以保持血液的流動、血管舒張劑可以保持血液的暢通、麻醉劑可以讓宿主沒有感覺,不會覺得癢或痛,忽略蚊子正在吸血中

蚊子的六根針會分工合作

 

吸血過程  蚊子會反覆的穿刺皮膚,尋找最適合的穿刺位置(由微血管密度決定),找到後將口針刺入皮膚,同時注射含有抗凝血物質的唾液,確保鮮血不會凝結,可以源源不絕的流出來,如果唾液含有病原體,就可能會傳播疾病給宿主

當血液吸到蚊子腸道中時,腹部會迅速鼓脹,當壓迫到體壁的伸縮接收器時就會中斷吸血;通常蚊子會一次將血吸飽,大概需要ㄧ分鐘的時間

 

2016061235754689.jpg

(吸血吸飽飽的蚊子)

蚊子吸血的過程

 

🐝 蚊子喜歡吸血的族群

 

深色皮膚、顏色  容易被叮咬的衣服顏色順序:黑>藍>紅>綠>黃>白 

 

未命名.png

(蚊子喜歡的顏色順序)

 

體溫高  比較容易代謝出含氨廢物,蚊子會被這些味道吸引過來

▶ 肥胖者體溫會稍微高一點

 

容易出汗  蚊子對於汗水中的胺基酸和鹽類物質很敏感,會馬上追蹤而來

▶ 好動的人相對於靜靜坐著的人,更容易招引蚊子

▶ 兒童代謝快、體溫偏高、好動、容易出汗,是蚊子喜愛的對象之ㄧ

▶ 不愛洗澡的人,身上的汗味也是蚊子的最愛

 

肺活量大  呼吸深長,會呼出比較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招引蚊子

▶ 孕婦後期子宮壓縮到肺臟,促使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孕婦也是容易被蚊子叮咬的族群

 

有香味的人  身上有香水或化妝品,比較容易吸引蚊子

O型血  美國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O型血的人被叮咬的機率高達83%,A型血是46%,但是很多原因都會影響蚊子的接近,所以也無法切確說明為何O型血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蚊子頭部的觸鬚上有ㄧ個化學感受器,只要對著它吹二氧化碳,馬上就會活化;人類呼出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空氣中的一百多倍,蚊子利用化學感受器,可以簡單的鎖定人類的位置

除了二氧化碳,蚊子的觸鬚也可以感受到人體溫度和散發出的乳酸

 

➪ 蚊子對於體熱、二氧化碳、乳酸這些因素很敏感,也很喜歡!

 

🐝 病媒蚊   傳染病存在的三個必要因素:宿主、病原體、傳染途徑,病媒蚊就是傳染途徑

 

瘧疾  瘧蚊叮咬瘧疾病人後,瘧蚊吸入的瘧原蟲為「大、小配子體」,在蚊子體內發育可以增殖成千上萬個小瘧原蟲,叫做「孢子體」,當蚊子再次吸血時,「孢子體」隨著蚊子唾液進入人體,使人體感染瘧疾,進入人體後在肝細胞內發育,釋放出「小瘧原蟲」,分別鑽進血液中的紅血球細胞發育並且繁殖,這個時期是紅血球細胞內繁殖增殖期,周而復始讓大量的紅血球細胞感染了瘧原蟲

當瘧原蟲每一次破壞紅血球細胞溢出時,人體就會出現症狀 ➝  先寒顫後發高燒,盜汗後體溫逐漸恢復正常,所以瘧疾又稱為「打擺子」

叢林殺手-瘧疾

日本腦炎=B型腦炎  病媒蚊 ➝ 三斑家蚊、環蚊斑蚊、白頭家蚊

日本傳來的腦炎?-日本腦炎

登革熱  又稱為天狗熱、斷骨熱   登革熱的詳細資訊,參考這篇文章

傳播媒介  登革熱病毒只能存在於人、猴、病媒蚊體內,幾乎只能藉由病媒蚊叮咬才能人傳給人,主要病媒蚊是埃及斑蚊、白線斑蚊

 

未命名11.png

(埃及斑蚊)

 體色黑色、腳上有白斑、胸部背面有一對彎曲白線條紋,中間有兩條縱線

 

未命名.png

(白線斑蚊)

 體色黑色、腳上有白斑、胸部背面有一條白色線條

 

感染大宗  埃及斑蚊體內帶有登革熱病毒比率比白線斑蚊高,因為帶有登革熱病毒的埃及斑蚊需要的吸血時間,顯著高於未帶有登革熱病毒的埃及斑蚊,吸血活動也比較活躍,因為吸血時間增加,容易被人發現而被打斷,沒吸飽血的埃及蚊子又會跑去吸食另一個人,增加了被吸血的人數,讓登革熱更容易傳播

 

未命名.png

 

其他疾病  絲蟲病、黃熱病、聖路易腦炎、多發性關節炎、裂谷熱、契昆根亞熱、西尼羅河熱等

讓你蠟黃、發燒的美洲瘟疫-黃熱病

 

🐝 常見問題 

 

❏ 叮咬過皮膚會紅腫發癢?  前文提到蚊子吸血時會注入麻醉劑,那為什麼我們還是會感覺到癢呢?

不是因為蚊子的口針刺到皮膚,導致紅、腫、癢,是因為蚊子吸血時會注入唾液,裡面含的抗凝血劑是一種蛋白質,會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組織胺對抗外來物質,這個免疫反應引發了皮膚的過敏反應,產生紅、腫、癢等症狀

某些專家認為當蚊子吸飽血,也會把一些分泌的唾液吸回去,所以當你發現被蚊子叮時,最好等蚊子吸完不要馬上打牠,這樣子吸回去的唾液越多也會減輕皮膚的過敏症狀

 

❏ 愛滋病會不會經由蚊子傳染?  不會!

愛滋病毒無法在蚊子體內生存,當病毒離開人體進入蚊子的腸胃中,很快就會被胃液破壞殆盡,而吸血汲取到的微量愛滋病毒,還不足以致病

蚊子口器不像共用針頭一樣傳染愛滋,口器構造中的吸血管子跟吐出唾液(散播病媒)的管子是各司其職的,血液的吸入跟唾液的注入是單向的,完全不會共用

 

arrow
arrow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