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 (1).jpg

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的一員,在天然食物中很少,人體可以利用曬陽光自行合成,有了「太陽維生素」的稱呼

▶ 脂溶性維生素:ADEK

▶ 水溶性維生素:BC

 

▣ 來源

 

動物來源  維他命D3cholecalciferol) ➝ 魚類、肉類

植物來源  維他命D2ergocalciferol)  蘑菇、木耳

陽光

 

image173.gif

(陽光合成維生素D的機制)

➝ 人體表皮上的「7-dehydrocholesterol被紫外線照射到時會形成「前維他命D3previtamin D3」,再轉換成「維生素D3」;不管是從食物攝取到的「維生素D2」或「維生素D3」或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3」,經過肝臟時會轉換成「25OHD」,在腎臟會經過第二次轉換成有生理活性的「1.25OH2D」或是不具生理活性的「24.25OH2D

▶ 如果肝腎功能不良的人,維生素D的合成會受到影響

 

▣ 生理作用

 

鈣相關  促進小腸內鈣磷的吸收、調節血液和骨骼細胞內鈣磷的濃度平衡 ➝ 維持骨骼、牙齒的健康避免罹患兒童佝僂病、成人骨軟化症、骨質疏鬆症等

▶ 當維生素D的血中濃度過低時,鈣吸收就會不夠,身體會從骨骼中釋放出鈣離子,來維持血鈣濃度,久了容易造成骨質的流失

肌肉相關   負責運輸鈣質到肌肉,維持肌力、減少肌肉痙攣

其他作用   調節細胞生長、調節免疫功能、減少發炎反應等

 

▣ 生化數值   可以檢測自己有沒有缺乏維生素D

 

檢測項目  抽血檢驗25OHD】,間接了解【身體維生素D

 

❏ 為什麼不檢測具有生理活性的1.25OH2D

因為有生理活性的維生素D,生成後只能在血液中循環15個小時,濃度變動會受到副甲狀腺素、鈣質、磷酸鹽影響,不適合作為評估的指標;25OH可以在血液循環大約15天,是比較穩定的指標

 

參考值 

未命名.png

 

台灣流行病學  根據2005-2008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研究 19歲以上國人【25OHD】,結果發現全國平均為【18.1 ng/mL】,國人維生素D濃度是不足的

需要常規檢驗嗎?    健康人不需要特別篩檢,除非是維生素D缺乏的高風險族群才需要

▶ 高風險族群:骨質疏鬆症、曾經跌倒的老人、非創傷性骨折病史老人、慢性腎衰竭、肝臟衰竭、腸道吸收不良疾病、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懷孕、哺乳媽媽等…

 

▣ 缺乏風險族群

 

老年人  本身合成效率差、長時間待在室內而曬不到太陽、飲食攝取不足等因素,老年人容易缺乏維生素D

宅男宅女    喜歡待在室內,不愛戶外活動的人,如果本身又不喜歡吃魚或是磨菇,長期下來就要特別注意

黑皮膚  表皮中比較多的黑色素,會吸收掉太陽傳遞到皮膚的「能量」,能用來生成維他命D的「能量」也跟著少了

腸道吸收不良  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搭配油脂食物才容易吸收

▶ 長期服用羅氏鮮、樹脂類(resin)等藥物,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 腸道疾病:潰瘍性腸炎、克隆氏症、脂肪吸收不良等

▶ 如果作過胃繞道手術的人,少了上段小腸的吸收過程,也會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

 

▣ 建議攝取量    IU是國際單位,1 ug=40 IU

 

未命名.png

 

▣ 如何補充、攝取?

 

曬太陽  只要曬太陽,身體就能很容易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

怎麼曬太陽  部分研究建議每天的十點到下午三點,至少讓臉、手臂、腿、背部曬5-30分鐘的太陽,身體就可以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不過因地制宜,台灣在緯度偏低的地區,日照偏強,盡量錯開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這段紫外線比較強的時間,避免曬傷

▶ 在台灣,可以選擇陽光充足的日子,在早上9點左右或是下午4點過後的時間,手腳露出約30公分的面積,在陽光下曬個30分鐘,其實就夠了

▶ 臉部進行防曬,選擇其他部位(手、腳)照射陽光,避免臉部皮膚老化、鬆弛

 

影響因素  紫外線中的UVB會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影響人體接觸到 UVB 的因素,也會影響維生素D的生合成

▶ 天氣:雲層和空汙中的懸浮粒子,會減少UVB到達人體皮膚的量

▶ 玻璃:UVB 無法穿透一般的玻璃,在室內曬太陽對於合成維生素D的效果很小,反而可以穿透玻璃的UVA,會加速皮膚的老化

▶ 防曬乳液:高防曬係數的防曬乳的確會阻擋UVB ,減少維生素D的合成;幸好使用防曬乳時,我們不會塗滿全身或是塗抹方法錯誤(?),漏網之膚還是可以合成維生素D

 

相關問題

 

❏ 長時間曬太陽,會不會造成維生素D中毒?

研究顯示單純曬太陽,不會發生維生素D合成過量而出現中毒的現象,人體會自行調節,當【25OHD】上升到一定濃度後,就不會再繼續增加了

 

❏ 利用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的過程中,不會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嗎?

當紫外線照射到皮膚時,會將人體內的反式尿刊酸轉換成順式尿刊酸,保護皮膚避免受到紫外線的傷害;紫外線照射到黑色素細胞時,會合成黑色素,讓皮膚下次接觸到紫外線時,發揮保護的作用

人體皮膚有自然防禦機制,只要不要一下子接觸到過多過強的紫外線,其實不需要太過擔心,如果要利用曬太陽來合成維生素D,可以選擇紫外線不強的時段進行

 

攝取食物  天然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的來源很少,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有魚類、磨菇、雞蛋、牛奶、豬肝、鴨肉、濕黑木耳等,其中磨菇要經過紫外線照射過,維生素D含量才會提高

 

保健食品  如果無法從食物、曬太陽獲得足夠維生素D的人,可以考慮服用維生素D相關的保健食品

台灣對維生素D的添加有規範:

1、形態是膠囊狀/錠狀而且標示有每日食用限量的食品,在每日食用量中,維生素D的總含量不可以高於 800 IU=20 ug

2、其他一般食品或是嬰兒食品,每日食用量或是每300公克的食品中(未標示每日食用量者),維生素D的總含量不可以高於 600 IU=15 μg 

➪ 因為法規,台灣保健產品的維生素D含量,一天最高的攝取量為 800 IU=20 ug(上限量其實可以達到1000-2000 IU/day

 

▣ 過量

如果攝取過多的維生素D,可能會有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心律不整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造成高血鈣症,會有噁心、嘔吐、腹瀉/便秘、肌肉疼痛、口渴、意識改變、高血壓、血管組織鈣化、有損害腎臟/心臟/血管的風險

這麼多的副作用,會不會讓你害怕到敬維生素D而遠之?其實不需要過度擔心,單單從食物中攝取到過量的維生素D其實非常困難,除非吃到吐吃到撐,不過有些食物還是要稍微節制一下,例如魚肝、魚肝油

比較要擔心的是從保健食品中攝取過量的維生素D,要看清楚標示上的建議攝取量和上限劑量,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 藥物交互作用

 

類固醇  類固醇會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代謝,減少鈣質吸收,如果長期服用類固醇,可能會有骨質流失的風險,可以跟醫師、藥師討論看看,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的維生素D

羅氏鮮樹脂類藥物  減少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如果本身又不愛曬太陽,長期下來可能會有缺乏維生素D的風險 ➝ 建議多曬太陽、錯開用藥和補充維生素D的時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維生素D 曬太陽好處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ddypoppy 的頭像
    daddypoppy

    daddy-poppy's 藥學跟動物世界

    daddypo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